就「神韻」演出文昭答友人

作者:文昭

發表:2008-01-04 16: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作為神韻藝術團幾年來歷次演出的忠實觀眾,筆者深深感佩「神韻」致力於弘揚中國正統文化的努力、專注於錘煉細節的嚴謹藝術精神、以及全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無私奉獻,也向身邊的朋友大力
  
推薦這臺晚會。不過在和朋友的交談過程中,也遇到了種種疑問。好在我們身居自由社會,凡事可以平心靜氣地交流,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坦誠地、無顧及地表達出來,雖說是坐而論道、不求對方的思想與自己一致,但總歸可以嘗試理解,彼此包容。
  
現將幾位朋友的疑問總結如下,也和讀者朋友共同探討:
  
友人問:我們身居海外,華人當然在感情上鍾愛自己的民族文化。問題是,為什麼說神韻藝術團代表了中國的正統文化呢?現在以中國傳統文化出現的事物也很多,像大陸來的xx樂坊、xx舞蹈團,到底什麼才叫中國「傳統」或「正統的」呢?
  
文昭:這個問題提得好。「正統」兩個字不是一件衣服、也不是一頂帽子,誰穿上都可以、誰戴上都行。我們看一場演出,不是說演員都穿上了旗袍,用上了琵琶、古箏、二胡,就叫中國正統文化。文化的背後有他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它穩定的倫理和價值觀,精神上的內容才是根,精神上的內容才代表了「中國」。
  
友人問:我們看演出就是為了放鬆、享受,你剛才談的似乎太抽象,一般人也不太懂得,什麼叫精神上的根呢?
  
文昭:總的來說,中國古人的倫理道德觀分為兩大領域,第一類大範疇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孝、悌、忠、信這些道德觀念為核心。古人以家庭為生活中心,一切社會關係都是家庭關係的延伸。「孝」是講父輩和子輩之間的關係,延伸到社會上君臣和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就是「忠」,忠誠和責任感。「悌」是講同輩之間的關心和友愛,延伸到社會上就是同事、朋友之間的彼此體諒和講信用。第二類大範疇是講人與自然、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叫「天人關係」,其核心是主張敬天知命、信神敬佛、相信善惡有報和因果輪迴。第一類大範疇以儒家為代表,主張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朋友有信。第二類大範疇以佛教和道教為代表,所以我們常說儒、釋、道三家構成了中華正統文化的基石。這才是使中國人成為「中國人」的東西,只有腦子裡裝進了這些觀念、在行為上體現了出來,才叫「炎黃子孫」。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到孝、悌、忠、信,一定有融洽的人際關係,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如果他在精神上有信仰,也會生活得平靜充實,遠離恐懼和焦慮,這與我們的生活不是很有關係嗎?
  
我們看一場演出,就算演員穿的是古代的衣服,用的是民族樂器,可是如果內容是鬥爭哲學、陰謀權術、蔑視上天,能說是中國的正統文化嗎?
  
友人問:說到傳統文化,古代也有裹小腳、太監、窮奢極欲、窮兵黷武、焚書坑儒、權力鬥爭一類的事,你把傳統文化說的那麼好是不是有點言過其實呢?
  
文昭: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說要弘揚中華的「正統文化」。「正統」是相對於「變異」和「偏離」來講;「傳統」是相對於「現代」來講。「傳統」的未必100%是「正統」的,不過在傳統社會,特別是1949年以前的中國社會,上面所說的兩大範疇的觀念居於主導地位。「現代」的也未必都不「正統」,只是說現代人、特別是1949年以後的中國人,在行為上偏離上面所說的兩大範疇的比較多。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在當今社會主張復興中華文明、復興中華正統文明。而藝術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友人問:誰來認可正統?憑什麼說宣揚儒、釋、道文化的就是正統呢?歷史上不是還有「法家」嗎,近代不是還有「革命」的文化嗎?
  
文昭:所謂「正統」,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最穩定傳承的、被大多數人所認可、所實踐的觀念。我們上面所討論的以孝、悌、忠、信為核心的「人際關係」、以「天人合一」為最高目標的「天人關係」就是這種價值觀。它們不是偶然存在的、不是轉瞬即逝的,而是延續了幾千年的時間;它們也不是少數幾個人提倡,只被一小部分人所遵守,而是在幾千年中被社會的絕大多數人所信奉、作為行動的圭臬。而當今社會的很多現狀,像:冷漠和缺少同情、誠實信用的流失、對神佛和來世喪失信仰、人與人之間疏離感的增加、物慾被誇大、鬥爭盛行、人際關係被陰謀化,恰恰是近幾十年來的所發生的,並不是我們祖先的生存狀態,它在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恰恰是一個短暫的現象,所以當然就不是「正統」。
  
友人問:過去中國人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了幾千年,是因為沒有科學,現在科學昌明瞭,你所說的神佛和來世好多人也不相信了,那人們為什麼要來認可這個演出呢?
  
文昭:就像我們生活在西方的華人,未必信仰基督教,卻並不妨礙我們享受聖誕節,因為耶穌誕辰這一天向世界傳遞著和平和祝福的信息。我們中國的民間信仰財神爺、灶神爺、和關老爺,可是也並不妨礙我們喜愛聖誕老人,因為他是友善、慈祥的,他為我們帶來禮物和驚喜。中國人當中大部分不是羅馬天主教徒,不過當他們置身於西斯庭教堂時,不同的信仰並不妨礙人們驚嘆於米開郎基羅創作的壯觀的穹頂畫;西方人也大部分不信佛教,這也不妨礙他們欣賞敦煌壁畫,因為這些作品傳遞了美和生命的生華。信仰不同又有何妨?我們可以交流,嘗試理解對方,藝術是我們共同的語言,這個世界雖然充滿了偏見和爭端,不過我們都希望它走向真、走向美。那為什麼要拒絕一個以純真、純善、純美為目標的演出呢。
  
友人問:演出的內容涉及了對當今中國的看法、以及對一些具體社會事件的態度,在這個問題上我還不能贊同。別人的演出是以娛樂為目的,為藝術而藝術,「神韻」的演出為什麼不這樣?
  
文昭:人們行為的背後總有觀點。不作出選擇本身是一種選擇、不作出行動本身是一種行動、不發表觀點本身是一種觀點、不參與本身也是一種參與。因為是「參與」 到「不參與」的那一群人裡去了。既然人生避免不了選擇,那還是讓我們來誠實地來看待身邊的每一件事。世界上本來沒有「為藝術而藝術」這回事,他所說的「為藝術而藝術」,是指只為感官享受而搞藝術,不主張通過藝術傳遞更多的思想內容,更深刻的關懷。把藝術變成服務於享樂的婢女,我認為這是對藝術的矮化和不尊重。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既然以復興中國正統文化為使命,自然就是有觀點、有要傳達的明確宗旨的。這和所謂的「為藝術而藝術」當然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既然從中國正統的人與人關係、天人關係的視角來看待世界,不論古今、還是中外,都能分出個是非、清濁出來。那忠臣孝子、那因堅守信念而受難的人,自然要還他個公道;那姦佞小人、假借權威迫害他人者自然也要給他個評價。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學、民間藝術都講個有褒有貶、態度分明,決不和稀泥。歷代史家講求秉筆直書、「寓褒貶」,決不記流水賬;文學家講求個「文以載道」;就是說書唱戲的民間藝人也有個說法,叫:「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神韻演出既然講求「純真」,自然不迴避自己的態度,把它坦誠地展現給觀眾,由觀眾自己去做判斷。人們的意見有差異有何奇怪?只要我們不是在拒絕溝通、拒絕傾聽、拒絕瞭解的情況下反對就好。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