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有關國安人員資料的檔案庫(UWE MEINHOLD/AFP/Getty Images)
日前明鏡週刊刊登了一篇封面文章,題為「來自中國的黃色間諜」,引起在德華人的廣泛關注,有甚者則對事件在漢堡進行了抗議。據明鏡週刊估計,在德國的250名中國使館工作人員中至少10%是間諜,16名駐德記者中起碼5個是間諜,全德2萬7千多中國學生中有大量也在為中國政府做事,因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是拿著政府的資助,各種證件的取得也必須依賴於中國使館,再加上被中共有目的灌輸的極端愛國主義等因素,使這些學生很容易受到中領館驅使並為其服務。
該篇文章還附帶了大量的事例和數據文章列舉了很多具體的具有說服力的例子。如在一家巴登符騰堡州的軍備供應廠商那裡,中國女實習生L因其特別投入工作而引起了注意:這位年輕的女士週末也想在公司裡工作。所謂因文化精神傳統所決定的勤奮卻現出了間諜活動那種好奇的原形。在一次住所的搜查中,警察發現了170張含有敏感數據的光碟。儘管剛開始工作,這位年輕工作者卻已向另一家軍工企業申請職位。憲法保衛局將起因歸於,有一個中國的間諜機構領導著這個女人。
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日前證實,俄羅斯和中國在德國的間諜活動非常活躍。間諜人員以外交官、記者等身份頻頻出擊,包括通過在德的學生學者手段包括請客吃飯。他們經常偽裝成一個外國代表機構的外交官,或者是記者,試圖與可能接觸重要信息的人士建立關係,「先是建立聯繫,然後試圖建立友誼,比如通過私下邀請吃飯。慢慢的,一個開始時是公開的、無關緊要的接觸就變成了典型的情報關係。」
據報導這些情報機構最感興趣的目標人物是聯邦議員及其工作人員,各政黨和政治性的基金會。中國和俄羅斯對政治、經濟、科研和軍事方面都從事間諜活動,目標對象包括德國的議員、各政黨和基金會,但兩國的重點有所不同。
俄羅斯情報機構的當前政治間諜活動重點是德國的結盟與安全政策,外交和歐洲政策,經濟和能源政策,也包括內政政策,他們多半是用傳統間諜方式; 而中國情報機構對經濟政策、科研和技術興趣特別大,多採取電子攻擊方式,另有證據表明中國正在加強使用電子手段進行企業技術間諜的活動,間諜的對象包括德國公司,首當其衝的是中小企業。
因該事件涉及到大量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給留學生在找工作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高科技型德國企業在與中國客戶合作上估計也會更加保守。一位網友wu lai對國安人員的這種做法作出評論:「國家有關部門對下屬獲取的情報是有獎勵的,情報越好獎勵越高。於是,很多人,其中一些並不是專業的情報人員,就不擇手段。他們根本就不會顧及這種做法會給海外留學生帶來什麼後果。這些,中央並不知道。」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或駐外人員被神秘人士約談,被要求進行「有償」收集情報。這使大家很煩,幾乎人人都需要錢,但,一旦下水,沒有專業水平,很快就會被發現。多數人不願意幹,但,又害怕拒絕後有什麼後果。大家也要呼籲政府制止這種國安人員「干私活」撈錢及對留學生的騷撓。這事,公開說,確實會影響中國人的信譽,但不說,它會更氾濫,最終受害還是大家。因此,還是早點向北京發出呼籲的好,誰有路子,最好是私下向最權威的部門曉之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