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所寫《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至今仍被許多世人喜愛,並視為完美的審美示範。然而很多人認為,此詩中所有關於天姥山的描述都是作者的一種虛擬和想像,或 者是其政治理想幻滅的一個概括,等等。其實在修煉人的眼裡,這首詩的主體,記述的是作者在睡夢中一次「元神離體」的真實經歷。大法修煉者中,很多人也都有 過這類生動美好的神奇經歷。
古代修佛,都是在打坐中入定,在定中修。而古代修道,很多則是除了白天在打坐中修,晚間入夢後師父也會將其元神調出到其它空間,或煉功、或通過見識一些能人、事物、景物點化和啟迪修者的悟性,等等。李白詩中所述,就是他某次元神離體後在天姥山的世外部分所見的仙景與仙人: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修 煉講身在世間、心在世外。李白在朝廷為官多時,心裏對朝廷、政治等世俗之事難免暫時難以釋懷。這次元神出遊天姥的見識,起到了讓他看穿世事、洞悉人生的喚 醒作用。詩歌結尾處所寫「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正是這種重要感悟的寫照--在世間行樂也很暢快盡興,但事過境遷一切不過似水東流;而「別君 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則表達了詩人對仙界的嚮往,和他看淡俗物後一種超凡的灑脫與坦然。這種充滿靈性的韻致,並非一個憤世嫉 俗、或叛逆不羈、或仍對世間名利唸唸不忘的俗人所能擁有。
美哉,天姥之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