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的由來為何?

作者:曉芸 發表:2007-04-08 14: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護駕感人肺腑的故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而被迫逃離晉國。

一日,公子重耳迷路在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子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充飢,重耳流亡了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因為由於介子推還鄉探母,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子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卻找不到介子推的蹤影。

由於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介子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而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十分傷心,即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每年在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仿效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也因此稱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的節日,而清明節掃墓,那是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事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