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3-30 23:38:45作者:
對於現今的全國統一語文高考標準化試題,近幾年人們的質疑已經夠 多了。那麼,20世紀上半葉——五四以後傳統的大學招生國文考試又是 怎樣的呢?去年年底,我被這個念頭蠱惑著,於是四處打電話尋覓資料。 一位在中青報做記者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線索,說是北大檔案館可能有。
時值歲末,正是學校臨近放寒假的時候。我偷了一個空去北大。從西 門進去,橫穿過整個校園,才找到坐落在東門的新檔案館。
資料員知悉來意後,便從另一個屋子裡抱出一摞牛皮紙袋放在桌上。我看著封套上用毛筆寫的「1932年、1934年、1946年……」 等字樣,心裏忽然起了一種肅穆之感。紙袋裡分別裝著當年北京大學入學考試的各科試卷以及有關的一些材料。
我坐下來,小心地打開紙袋,翻開那一頁頁已經破損發黃的毛邊紙,很快便找到了國文試卷。可當我抽出來細看時,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總共才一頁紙!這哪像堂堂國立北京大學的國文試卷?我仔仔細 細地看了又看,才確信真的只有那麼一點點!
請看1932年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試驗國文題:
◎ 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試驗國文題
二十一年七月(文法學院用)
一、把這首詩譯成散文白話(自加新式標點符號)。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挂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 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二、下列各書是誰做的或編的?
文史通義 後漢書 論衡 說文解字 日知錄 說苑 紅樓夢 方言 文選 三國誌
三、什麼是「四書五經」?什麼叫做「四部」?什麼是「三通」?「唐宋八大家」是誰?
四、試舉五部秦以前的書。
五、試舉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區別:
1·學而時習之
2·先生將何之
3·之二蟲又何知
4·南宮絛之妻之姑之喪
六、作文試題(選做一題)。
1·藝術與人生
2·科學與人生
這份試題,要讓今天的考生見了,真不知作何感想。
其餘年份的情形也差不多,如1936年的試題:
國立北京大學新生入學試驗國文試題 民國二十五年八月
(一)作文
(1)敘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難,並推尋其困難的由來。
(2)你從讀書以來,對於學問的興趣經過幾次轉變?試說明其經過及原因。
注意:兩題選作一題;作白話文,不限字數;自己分段,每段第一行低兩格寫;自己加標點符號。
(二)文法
(1)用下列的語詞分別作成適當的複句
a.到底……還是……
b.只要……一定……
c.除非……不能……
d.與其……寧可……
e.固然……可是……
(2)改正下列各句的文法錯誤,並說明致誤的原因
a.汗牛之充棟
b.出人意表之外
c.方姚卒不之踣
d.於今六載於茲矣
e.豈余子可望矣
(三)試分別說明下列各句裡「其」字的用法
a.「其」為人也好善。
b.「其」為政也,善因禍而得福,轉敗而為功。
c.「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d.苟有「其」備,何故不可?
e.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甚至還有比這更簡單的。如民國十一年度(1922年)的試題,一共只有兩道:
(1)下列之文,試加以標點符號
自入萊蕪谷夾路連山百餘里水隍多行石澗中出藥草饒松柏林藿綿蒙崖壁相望或傾岑阻徑或回岩絕谷清風鳴條山壑俱響凌高降深兼惴慄之懼危蹊斷徑過懸度之難未出谷十餘裡有別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餘高九尺許廣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處薪爨煙墨猶存谷中林木緻密行人鮮有能至矣
饒 危蹊 懸度 許
以上四詞,試解其意義
(2)作文題
試述五四運動以來青年所得之教訓
而「國立北大清華南開三十五年(1946年)度聯合招生試題」則更是簡單得「不像樣」!請看:
國立北大清華南開三十五年度聯合招生試題
國文
(一)作文(文言語體不拘,但須分段,並須加標點)
題目:學校與社會
(二)解釋下列成語的意義
(1)指日可待 (2)變本加厲 (3)隔岸觀火 (4)息息相關
讀著這些試題,我的腦子彷彿受了一次震盪,許多問題一湧而出:這樣簡約的試題,如何拿「覆蓋面」、「知識點」、「分值」、「區分度」……這些時下流行的概念去解釋?如果都是這樣的試題,還需要專門成立一個國家考試中心嗎?——當年這只有一頁紙的試題,比之今天長達整整15頁,題型五花八門,總字數多達萬餘字的標準化全國統一語文高考試題,究竟哪一種更接近中國語文的本質?更有利於中國學生學好自己的母語?——從20世紀下半葉始,中國語文考試演變到今天,究竟是變得越來越「科學」,還是越來越背離它的本義?並且,這前後、昔今之間到底有沒有可比性?
時值歲末,正是學校臨近放寒假的時候。我偷了一個空去北大。從西 門進去,橫穿過整個校園,才找到坐落在東門的新檔案館。
資料員知悉來意後,便從另一個屋子裡抱出一摞牛皮紙袋放在桌上。我看著封套上用毛筆寫的「1932年、1934年、1946年……」 等字樣,心裏忽然起了一種肅穆之感。紙袋裡分別裝著當年北京大學入學考試的各科試卷以及有關的一些材料。
我坐下來,小心地打開紙袋,翻開那一頁頁已經破損發黃的毛邊紙,很快便找到了國文試卷。可當我抽出來細看時,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總共才一頁紙!這哪像堂堂國立北京大學的國文試卷?我仔仔細 細地看了又看,才確信真的只有那麼一點點!
請看1932年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試驗國文題:
◎ 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試驗國文題
二十一年七月(文法學院用)
一、把這首詩譯成散文白話(自加新式標點符號)。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挂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 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二、下列各書是誰做的或編的?
文史通義 後漢書 論衡 說文解字 日知錄 說苑 紅樓夢 方言 文選 三國誌
三、什麼是「四書五經」?什麼叫做「四部」?什麼是「三通」?「唐宋八大家」是誰?
四、試舉五部秦以前的書。
五、試舉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區別:
1·學而時習之
2·先生將何之
3·之二蟲又何知
4·南宮絛之妻之姑之喪
六、作文試題(選做一題)。
1·藝術與人生
2·科學與人生
這份試題,要讓今天的考生見了,真不知作何感想。
其餘年份的情形也差不多,如1936年的試題:
國立北京大學新生入學試驗國文試題 民國二十五年八月
(一)作文
(1)敘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難,並推尋其困難的由來。
(2)你從讀書以來,對於學問的興趣經過幾次轉變?試說明其經過及原因。
注意:兩題選作一題;作白話文,不限字數;自己分段,每段第一行低兩格寫;自己加標點符號。
(二)文法
(1)用下列的語詞分別作成適當的複句
a.到底……還是……
b.只要……一定……
c.除非……不能……
d.與其……寧可……
e.固然……可是……
(2)改正下列各句的文法錯誤,並說明致誤的原因
a.汗牛之充棟
b.出人意表之外
c.方姚卒不之踣
d.於今六載於茲矣
e.豈余子可望矣
(三)試分別說明下列各句裡「其」字的用法
a.「其」為人也好善。
b.「其」為政也,善因禍而得福,轉敗而為功。
c.「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d.苟有「其」備,何故不可?
e.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甚至還有比這更簡單的。如民國十一年度(1922年)的試題,一共只有兩道:
(1)下列之文,試加以標點符號
自入萊蕪谷夾路連山百餘里水隍多行石澗中出藥草饒松柏林藿綿蒙崖壁相望或傾岑阻徑或回岩絕谷清風鳴條山壑俱響凌高降深兼惴慄之懼危蹊斷徑過懸度之難未出谷十餘裡有別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餘高九尺許廣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處薪爨煙墨猶存谷中林木緻密行人鮮有能至矣
饒 危蹊 懸度 許
以上四詞,試解其意義
(2)作文題
試述五四運動以來青年所得之教訓
而「國立北大清華南開三十五年(1946年)度聯合招生試題」則更是簡單得「不像樣」!請看:
國立北大清華南開三十五年度聯合招生試題
國文
(一)作文(文言語體不拘,但須分段,並須加標點)
題目:學校與社會
(二)解釋下列成語的意義
(1)指日可待 (2)變本加厲 (3)隔岸觀火 (4)息息相關
讀著這些試題,我的腦子彷彿受了一次震盪,許多問題一湧而出:這樣簡約的試題,如何拿「覆蓋面」、「知識點」、「分值」、「區分度」……這些時下流行的概念去解釋?如果都是這樣的試題,還需要專門成立一個國家考試中心嗎?——當年這只有一頁紙的試題,比之今天長達整整15頁,題型五花八門,總字數多達萬餘字的標準化全國統一語文高考試題,究竟哪一種更接近中國語文的本質?更有利於中國學生學好自己的母語?——從20世紀下半葉始,中國語文考試演變到今天,究竟是變得越來越「科學」,還是越來越背離它的本義?並且,這前後、昔今之間到底有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