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1-05 11:46:51作者:金海濤
看到《中國青年報》上的一篇評論《下一隻碩鼠會從哪個洞口竄出來》,看後很受啟發。文中提到江蘇省舉辦了一個反腐敗教育展覽,其中負責城建的官員頻頻落馬,一個個成了貪污犯,比如,蘇州市原副市長姜人傑、常州市原副市長張東林、南京市原副秘書長魏竹琴等相繼被查處,他們的腐敗行為均直接與城市建設,尤其與房地產有關。
其實,從全國來看,情況莫不如此。幾年來全國各個城市的主管官員內心裏為了彰顯「政績」,口頭上為了「樹立城市形象」,莫不大刀闊斧進行城市改建,新建廣場啦,營建高樓啦,擴寬街道啦,等等。當然,前提條件是要進行城市拆遷,於是,房地產業蓬勃發展起來,房地產商一個個賺得金錢四溢。但另一方面,卻是大批城市拆遷戶的悲慘處境,自己的房子被拆了,補償的錢買不起新房,只能過著痛苦不堪的日子。於是,城市拆遷戶的自焚、反抗、群體上訪成了中國群體性事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呈現的狀態,而背後卻是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瘋狂進行。於是,能夠通過官商勾結而獲得黃金地段地皮的房地產商就獲得了賺大錢的機會。當然,在房地產商發跡的同時是主管城市建設的官員們的暴富。兩者相輔相成。於是,這幾年城市建設就成了熱點,而整治城市建設中的腐敗也就成了反腐的一個重要領域,成了各級紀檢部門懲治腐敗的熱點。於是,一批批貪官也就成批次地生產了出來。也就是說,社會的熱點成了中國反腐的熱點。
其實,仔細想想,這頗有些頭疼醫疼、腳疼醫腳的味道。因為社會的熱點也往往是腐敗的熱點,而熱點又是隨時轉換的,所以紀檢部門真的要反腐,那就跟著熱點去跑吧。君不見,在證券市場的股票內線交易、暗箱操作盛行時,紀檢部門就去抓其背後的涉案部門與官員;當各地大力進行交通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設時,很多省市的交通廳長、交通局長成了爭取拿到標書的建築商行賄的對象,紀檢部門又去整頓交通部門;當煤礦爆炸成了搶眼的新聞時,人們才知道煤礦當地的官員成了非法煤礦的股東,也就成了違法開採煤礦老闆的保護傘,於是,紀檢部門又只得湧到煤礦去反腐;當各大國有銀行揹負的壞帳越來越多時,違規放貸的銀行官員紛紛成了貪污犯,紀檢部門又要去各級銀行捉老鼠,而且也確實捉到了很多大老鼠。紀檢部門就這樣疲於奔命的在各個方面跑來跑去地去捉老鼠。所以,哪裡是社會熱點,哪裡就成了腐敗高發地,那麼,紀檢部門就這樣去追逐熱點了。隨便說一下,有些在老百姓眼皮底下的熱點,好像我黨的紀檢部門並沒有專門去追,比如,官場的買官賣官、官員的包養情婦、二奶、小蜜,雖然老百姓反應強烈,但並沒有像整治房地產、交通、金融等部門那樣去整頓,不知何故?大概是因為官員幾乎都包養情婦、二奶、小蜜,所以就懲治不過來了吧。
問題是,這樣的反腐,這樣的去玩捉老鼠的遊戲能夠解決中國官場的腐敗問題嗎?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就像剛才提到的那位評論者的疑問:下一個腐敗的熱點是什麼?下一個腐敗的碩鼠將會從哪個洞口竄出來?這是個問題!即使我們假定,那些個紀檢部門的官員真的有心去反腐敗,那麼,以這種窮於應付的辦法去進行所謂的反腐也只能是徒勞的,何況紀檢部門本身也不乾淨,比如,天津市的檢察長就是一個大貪污犯,各地紀檢部門也揭露出不少的貪官污吏。
其實,從那些實施憲政民主的國家可以看得出來,如果真的要反腐敗,則必須從根本制度上解決問題,也就是一方面從制度上堵塞產生「腐敗老鼠」的機制,從根本上杜絕貪官產生的條件;另一方面,就是要有社會的制衡與監督機制。而從現實中國的情況來看,這兩方面的條件都不具備,這就是今日中國腐敗叢生的根本原因了。從政治體制來講,中共一直堅持施行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共黨成為主宰社會的唯一力量,各種權力機構皆為中共任命的官員所把持,且不受監督,這怎能不導致貪污腐敗叢生、貪官污吏前仆後繼?其實,中國《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即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並非正確的命題,一個具體的人都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去面對世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在有了正確的監督體制下,人就會按照既定的規則去行事。也就是說,中國的官員與外人並無區別,只是中共的制度早就了他的貪腐,別人貪而他不貪則違背了常理,於是,你貪,我貪,大家貪,成了普遍現象。再一個問題是,中共控制下的中國沒有新聞自由,也就是缺少了新聞監督。實際上,從民主國家來看,新聞監督是更為厲害的招數。你也許躲得了公眾,但你躲不了新聞媒體的眼睛,在強大的媒體監督下,任何一位元官員都會考慮行為的後果。但中共為了一黨的私利,它不會容許媒體對自己的監督,官員也就少了緊箍咒,貪污腐敗也就遍地開花了。
因此,對於中國普遍發生的腐敗問題,不是靠紀檢部門去被動地去追逐老鼠,而是如何不使官員變成老鼠。那就要從制度上採取措施,不要把反腐當成捉老鼠的遊戲。這就不僅要在選拔官員時拋開黨的觀念,任人唯賢,而且,在官員任命後讓他處於真正的監督之下,使他不敢去變成老鼠。
這實際已經是老生常談,中共能夠做到嗎?至少從經驗來看,它不會去做的,只能搞什麼「保鮮教育」,搞什麼「八榮八恥」。因此,中國官場的貪污腐敗仍然會氾濫下去,貪官污吏仍然會「前腐後繼」。
其實,從全國來看,情況莫不如此。幾年來全國各個城市的主管官員內心裏為了彰顯「政績」,口頭上為了「樹立城市形象」,莫不大刀闊斧進行城市改建,新建廣場啦,營建高樓啦,擴寬街道啦,等等。當然,前提條件是要進行城市拆遷,於是,房地產業蓬勃發展起來,房地產商一個個賺得金錢四溢。但另一方面,卻是大批城市拆遷戶的悲慘處境,自己的房子被拆了,補償的錢買不起新房,只能過著痛苦不堪的日子。於是,城市拆遷戶的自焚、反抗、群體上訪成了中國群體性事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呈現的狀態,而背後卻是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瘋狂進行。於是,能夠通過官商勾結而獲得黃金地段地皮的房地產商就獲得了賺大錢的機會。當然,在房地產商發跡的同時是主管城市建設的官員們的暴富。兩者相輔相成。於是,這幾年城市建設就成了熱點,而整治城市建設中的腐敗也就成了反腐的一個重要領域,成了各級紀檢部門懲治腐敗的熱點。於是,一批批貪官也就成批次地生產了出來。也就是說,社會的熱點成了中國反腐的熱點。
其實,仔細想想,這頗有些頭疼醫疼、腳疼醫腳的味道。因為社會的熱點也往往是腐敗的熱點,而熱點又是隨時轉換的,所以紀檢部門真的要反腐,那就跟著熱點去跑吧。君不見,在證券市場的股票內線交易、暗箱操作盛行時,紀檢部門就去抓其背後的涉案部門與官員;當各地大力進行交通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設時,很多省市的交通廳長、交通局長成了爭取拿到標書的建築商行賄的對象,紀檢部門又去整頓交通部門;當煤礦爆炸成了搶眼的新聞時,人們才知道煤礦當地的官員成了非法煤礦的股東,也就成了違法開採煤礦老闆的保護傘,於是,紀檢部門又只得湧到煤礦去反腐;當各大國有銀行揹負的壞帳越來越多時,違規放貸的銀行官員紛紛成了貪污犯,紀檢部門又要去各級銀行捉老鼠,而且也確實捉到了很多大老鼠。紀檢部門就這樣疲於奔命的在各個方面跑來跑去地去捉老鼠。所以,哪裡是社會熱點,哪裡就成了腐敗高發地,那麼,紀檢部門就這樣去追逐熱點了。隨便說一下,有些在老百姓眼皮底下的熱點,好像我黨的紀檢部門並沒有專門去追,比如,官場的買官賣官、官員的包養情婦、二奶、小蜜,雖然老百姓反應強烈,但並沒有像整治房地產、交通、金融等部門那樣去整頓,不知何故?大概是因為官員幾乎都包養情婦、二奶、小蜜,所以就懲治不過來了吧。
問題是,這樣的反腐,這樣的去玩捉老鼠的遊戲能夠解決中國官場的腐敗問題嗎?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就像剛才提到的那位評論者的疑問:下一個腐敗的熱點是什麼?下一個腐敗的碩鼠將會從哪個洞口竄出來?這是個問題!即使我們假定,那些個紀檢部門的官員真的有心去反腐敗,那麼,以這種窮於應付的辦法去進行所謂的反腐也只能是徒勞的,何況紀檢部門本身也不乾淨,比如,天津市的檢察長就是一個大貪污犯,各地紀檢部門也揭露出不少的貪官污吏。
其實,從那些實施憲政民主的國家可以看得出來,如果真的要反腐敗,則必須從根本制度上解決問題,也就是一方面從制度上堵塞產生「腐敗老鼠」的機制,從根本上杜絕貪官產生的條件;另一方面,就是要有社會的制衡與監督機制。而從現實中國的情況來看,這兩方面的條件都不具備,這就是今日中國腐敗叢生的根本原因了。從政治體制來講,中共一直堅持施行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共黨成為主宰社會的唯一力量,各種權力機構皆為中共任命的官員所把持,且不受監督,這怎能不導致貪污腐敗叢生、貪官污吏前仆後繼?其實,中國《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即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並非正確的命題,一個具體的人都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去面對世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在有了正確的監督體制下,人就會按照既定的規則去行事。也就是說,中國的官員與外人並無區別,只是中共的制度早就了他的貪腐,別人貪而他不貪則違背了常理,於是,你貪,我貪,大家貪,成了普遍現象。再一個問題是,中共控制下的中國沒有新聞自由,也就是缺少了新聞監督。實際上,從民主國家來看,新聞監督是更為厲害的招數。你也許躲得了公眾,但你躲不了新聞媒體的眼睛,在強大的媒體監督下,任何一位元官員都會考慮行為的後果。但中共為了一黨的私利,它不會容許媒體對自己的監督,官員也就少了緊箍咒,貪污腐敗也就遍地開花了。
因此,對於中國普遍發生的腐敗問題,不是靠紀檢部門去被動地去追逐老鼠,而是如何不使官員變成老鼠。那就要從制度上採取措施,不要把反腐當成捉老鼠的遊戲。這就不僅要在選拔官員時拋開黨的觀念,任人唯賢,而且,在官員任命後讓他處於真正的監督之下,使他不敢去變成老鼠。
這實際已經是老生常談,中共能夠做到嗎?至少從經驗來看,它不會去做的,只能搞什麼「保鮮教育」,搞什麼「八榮八恥」。因此,中國官場的貪污腐敗仍然會氾濫下去,貪官污吏仍然會「前腐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