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談一談戰爭的故事。但事已過去相當久遠,在各種報章雜誌上也有登載,而且出版了各種書籍,再多談勢必涉及軍事秘密,頗為不當。因此,實在想不起談勢必涉及軍事秘密,頗為不當。因此,實在想不起談什麼好。近來人們常提到丁汝昌,據我所知,他和其他中國將帥略有不同,我覺得他是一位具有古代豪傑風度的人物。但丁汝昌的事跡好像不大為人所知,因此,我想摘其大概談一談他的為人。
日清和平破裂之後,在許多戰鬥中沒有像威海衛那樣的義戰。為何稱其為義戰呢?因為敵人極盡忠義。其他無論旅順還是平壤,皇軍所到之處立即陷落。然而據守在威海衛內劉公島的丁汝昌,對日本陸海軍的進攻則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竭盡全力之後,最終自殺以救部下,這實在是戰則以義戰,降則以義降。對此,日本則以義而攻之,以義而受其降。這樣,於敵於我皆表現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這是絕無僅有的。另外,劉公島上的士兵也和其他中國士兵不同,雖說善於防禦,但主要還是由於丁汝昌平素重義愛兵所致。在此,簡略談一談丁汝昌的略傳。
(中略)
丁汝昌遂投軍為一士卒,時值日本嘉永年間。其後因立戰功,由什長步步高陞,直至副將,相當於日本大佐資格。其後,當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期間,始終跟隨李鴻章。同時於明治十二、三年前後升為總兵,即相當於日本少將、艦隊司令官、即補艦隊統領。其後,明治十五年朝鮮之亂時,與袁世凱、馬建忠等一起,佈陣南大門前,於談判之間,勸誘大院君,帶歸清國。其後明治二十年,他第一次率領艦隊巡航日本沿海。回國時正值臺灣亂起,遂以所率艦隊,立即前往鎮壓臺灣土匪。由於立功而被提升為北洋艦隊水師提督,時值明治二十六年。在此之前,即明治二十四年他再次率領「定遠」、「鎮遠」等艦前來日本,在外國人以及日本人面前,顯示中國海軍真正擁有不亞於西洋各國海軍的威力和訓練。
但是戰爭開始時,不知丁汝昌等待什麼,他終於抱著不出戰的主意,這其中是有原因的。日本艦隊可以自由運動,既可以到朝鮮各港,又可以到臺灣。就是說,不必等待上級的命令,司令官可以直接而且自由地開動艦隊。然而丁汝昌則不然,一切都得等待上級的命令,提督是不能隨意出動艦隊的。在此次戰爭中,除了自山東半島成山角、威海衛至鴨綠江口之間而外,其他地區皆不得自由運動,因此,考慮莫如不遇見日本艦隊。另外決心不和日本艦隊相遇的理由則是,雖然自己軍艦數量多,而噸位也比日本大,但日本人除了其艦隊的威力外,另外還具有一種威力,即臨戰無畏的義勇精神,因此還是不與之相遇有利。如果不與其相遇,無論日本人如何勇敢,如何魯莽,只要中國艦隊集中在一起,無論怎樣也不能把運輸船護送到中國本土。如果一旦被打敗,日本陸軍就會不斷地運進內地登陸。這樣,由於中國陸軍軟弱,很快就會踐踏本土。因此就制定一種計畫,莫如拖長戰爭,越拖長日本士兵就越疲勞,經費就接不上,中國自然就可以制勝。
另外如所周知,中國朝廷有一種行賄作風,如果說得漂亮,即使謊言也採納。據說有一次巡撫出訪,回朝後對向他行賄的軍隊,作了特別的表揚匯報。但無論怎樣紀律嚴明,如果將官不予行賄,歸後就會被說壞話。後來這個巡撫來到丁汝昌那裡,照樣要求行賄,但丁汝昌素來是一位正人君子,他宛如向艦隊發出指揮的口令一樣,對巡撫進行了大聲申斥。因此巡撫大為憤怒,說了丁汝昌許多讒言,為此丁汝昌一度被捕,處以死刑。但由於丁汝昌平素愛護部下,對人親切,受雇的外國人不允,並且提出如果朝廷殺害丁汝昌,他們就一起離開。這樣,好歹免除死罪,再次就任提督。然而由於一度發生此事,丁汝昌的威望下降,這也許是他困守威海衛最後悲傷而死的一個原因。
他於威海衛集中好兵力,把中國陸軍成功地運到朝鮮之後,計畫把在仁川等地的日本軍艦擊沉。結果相反,豐島一戰,「操江」被俘,「廣乙」破損,「濟遠」舵機被打斷,副艦長正在話筒傳令,被炸得粉碎,艦長方伯謙躲到船底不敢出來,此人以後被斬。以後中國艦隊困守威海衛,其間,日本艦隊則一直偵察中國艦隊的情況,即使當護送陸軍從仁川登陸時,依然輪流地今天派「高千穗」,明天派「吉野」,後天派「秋津洲」毫不疏忽地進行偵察。與此相反,中國方面從來沒有一次搜索過日本軍艦。這大概是因為害怕沒有像「吉野」那樣速度快的軍艦,如果被發現有被擊沉的危險。但如果機智地做好偵察,則可完全無此擔心。為了獲得日本軍艦的消息,只好利用第三國軍艦,即向俄國或英國的船隻探詢,但這只能知道日本艦隊在何地而已。
到九月十三、四日前後,中國陸軍於鴨綠江口登陸成功,這是由於北洋艦隊從威海衛到大連灣,然後再從那裡護送的。當陸軍於鴨綠江登陸,完成護送目的後,正在返航途中,於海洋島附近和日本艦隊相遇,導致了戰爭。結果中國艦隊大敗,日本艦隊獲得了大勝。之後,中國艦隊困守威海衛,從不再出。不久,旅順口陷落。這期間,據說對方也有種種議論,如建議當日軍於榮成灣登陸時,如果以魚雷艇襲擊,一定能成功。丁汝昌採納了這個意見,但無人敢於承擔這項任務,結果這個計畫落空。
從那以後,丁汝昌最費心血的就是中國陸軍不可靠。因為平時既未進行充分徹底的操練,而且幾乎二三個月也不發給士兵一次津貼,士兵不肯效力。甚至有的士兵對其長官說,我不能為你而打仗。這樣,丁汝昌擔心如果日軍攻來,全部炮臺將被日軍奪取,因此莫如現在由海軍掌握為好。但交涉結果,陸軍堅決不同意,只按照丁汝昌的意見,讓把自己的武器彈藥搬走。但同時又向上級報告,丁汝昌無理沒收武器。因此,中國朝廷認為丁汝昌蠻橫無理,並命令把武器返還。結果又把武器彈藥從「鎮遠」運回炮臺,為此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期間,日軍僅以半天左右的戰鬥,便把炮臺全部佔領,只有鹿角嘴炮臺被丁汝昌部下的一個士兵爆破炸毀。該士兵五十餘歲,他到丁汝昌面前說,請讓我一個人去把它炸毀。丁汝昌大喜並約定說:「你死後用我自己的功祿養育你的妻兒。」正當日軍攻佔炮臺的瞬間,這位老年士兵手持線香,衝進火藥庫,和火藥庫一起粉身碎骨。其他炮臺則全部被日軍佔領,結果形成了自己的炮臺從四面八方轟擊自己軍艦的局面。
但敵軍防守甚嚴,日軍把二十餘艘軍艦編成五隊,先派游擊隊,接著是本隊,依次交替地從海上以海軍猛烈攻擊。與此同時,陸軍又從炮臺不斷炮擊,敵軍四面八方受敵,而且不能輪換。最後一邊放炮,一邊打瞌睡。有時三十人集體就義,有時五十人集體就義,士兵越來越少。有人報告說,艦隊中有人想要造反,因為遲早難免一死,莫如造反奪取軍艦逃走。丁汝昌聞後向大家說:「炮彈並不是挑人打,不會因為你是士兵就打你,是提督就不打你。」他首先以身示範,自己站在日本炮彈打來的地方,以此來激勵士兵。但是人員越來越少,剩下的人也都精疲力竭,無能為力。於是丁汝昌向平素為他效力的外國人和周圍的士兵說:「請給我點鴉片和葡萄酒。」然後從容就義。
據敵人報導,丁汝昌死後,他的投降書據說是別人寫的。按照丁汝昌的想法,到最後不能再戰時,先搗毀炮臺,破壞軍艦,然後投降。但丁汝昌死後有些西洋人說,如若那樣,日本人脾氣暴躁,不知會遭到什麼樣的虐待。因此,據說才寫了丁汝昌的名字,送上投降書。有的西洋人對此非常憤慨,把這件事向報館投稿,指出這實在是萬不應該的做法,太可憐了。他既然是那樣的錚錚勇士,到死後名字卻受到如此玷污,丁汝昌決不會作那種投降。他是抱著炸毀全部軍艦,破壞所有炮臺,拼自己一死以挽救士兵生命的想法而進行殊死防禦的。
丁汝昌對敵人也非常重義的,如所周知,二月五日晚,我魚雷艇擊沉了敵軍旗艦「定遠」號,當時丁汝昌正坐乘該艦,我魚雷艇在離八百米的距離,不斷遭到炮擊,魚雷艇的蒸汽機被擊中,舵手全部戰死。由於炮火越來越激烈,於是其他船員便把屍體扔掉,自己逃走。以後打撈屍體時,丁汝昌說:「這雖是敵人,但系忠義之士,應該以禮相葬。」因此特派海軍士兵隨同守衛,如果若是其他中國人,不知會對這些擊沉「定遠」號的最可恨的敵軍士兵如何殘忍對待。我想這些事實正是重義的做法。對敵人竭盡防禦之策,危急關頭身先士卒,最後從容就義。
如前所述,這實在是古代豪傑風度的人物,這一點我是深信的。關於威海衛的故事雖然還有許多可講,但因談得太多了,先對丁汝昌的事跡暫且談到這裡,其他方面有機會再講。
(日本海軍大尉子爵小笠原長生的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