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是《飲酒》二十首組詩中最為人樂道的第五首,整首詩中沒有一句與飲酒相關的字眼,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而領悟了「真意」。與南派禪宗的頓悟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不是以當時時尚的玄言詩來禪述,而是通過在飲酒過程中,面對大自然的那種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幽美的的佳境,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也通過此表明瞭作者「誤入塵網中」「鳥倦飛而知返」。
本詩可分為兩部分來解讀。第一部分為前四句,介紹詩人如何擺脫車馬喧囂的困境: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人境」中充滿了達官貴人的聲色犬馬、奔走鑽營來來往往的車馬喧囂聲。而桃源仙境已無尋處,那就只能「結廬在人境」了。那怎麼才能聽不到車馬的喧囂聲呢?通過自我的思想淨化,淡泊名利,遠離那些車馬喧囂,不為其所動。我的「人境」也就是成了仙境。請看第二部分為後六句,表達了詩人從秋菊、南山、夕境、飛鳥中獲得樂趣。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東籬下對著菊花沽著小酒,南面的廬山不期而映入眼來。「山氣日夕佳」與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意相近,只是李商隱因「向晚意不適」而嘆「只是近黃昏」的悲觀論調與詩人的「鳥倦飛而知返」心生喜悅不同。夕陽下的廬山景像是多麼的美妙,翩翩歸飛的鳥兒自由地飛著(如詩人此刻的心境,擺脫官場束縛,不用再為五斗米而折腰了。悠然自得),神與境會,渾然忘了這是在人境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千年來膾炙人口的名句,為後世文人所推崇。蕭統《文選》將「見」字改為「望」字。蘇東坡批評說這一改便「神氣索然」,不知此句「境與意會」的妙處。「見」字是無意間有南面廬山之存在,與詩人採菊東籬時的悠然自得相映襯,這就是王國維說的「無我之境」;「望」字則是南山已存在於心,有意望去,也就沒有了那種天然隨意性了,成了「有我之境」,也便「神氣索然」了。
整首詩語言平淡,樸實自然,表達了詩人如何淨化「人境」的車馬喧囂,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獲得了自由而恬靜的心境。表明瞭田園風光中才是詩人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