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若思發表在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指出,在每一次中國與美國的高峰會前後,北京都會先提出三個重點:中國與美國平等、美國需要中國更甚於中國需要美國、基本上兩大強權思維一致。事實上,就民眾獲得資訊的情況來看,兩國就有很大的差距。
他指出,就以美國元首在中國演講內容在媒體上報導的情況而言,不論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一九九八年與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聯合記者會,還是美國副總統二零零四年四月在上海的演講,敏感的部分都被刪除,包括提到自由、西藏、天安門事件及民主的話題。
譚若思也透露,在一九九零年代中期,他曾應國家地理雜誌之邀撰寫三峽計畫的文章。在攝影師和他著手進行做這項報導不久,北京方面就拒絕給他入境簽證,不讓他到水壩地區採訪。國家地理雜誌只好更換作者,選擇一位北京方面願意接受的人。
他表示,北京還會運用一再重複及滲透的方式,把一些想法植入美國人的腦中,包括美國不讓中國進步、美國的冷戰心態破壞美中關係,以及日本軍國主義是亞洲最大的危險。這類說詞在美國居然也有與中國有關係的重要商界、媒體及學界人士會接受。
譚若思認為,美國的中國政策應在拉攏中國的同時也要存有戒心。他表示,畢竟中國有兩個面相:走下坡的計畫經濟與上揚的自由經濟;要找足以存續理由的共產黨及有個人期望的十三億人民。他也表示,美國不宜對於中國有一廂情願的想法。
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上週訪美時曾表示:不要讓兩國間的問題泛政治化。然而,根本的問題就是非常政治性的。北京能與波音公司及微軟公司有共識是很好;但是,北京的民主和美國的民主卻沒有甚麼共通點。
他認為,除了人口較多之外,中國在其他方面仍難與美國匹敵,而且,只要它仍是獨裁政權就不可能成為和美國同等的強權及影響力量。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