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遺恨!中印戰爭中國撤軍揭秘

發表:2006-03-21 23: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印製的地圖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區只標誌寥寥無幾的城鎮地名。不瞭解情況的中國人如果想去那一帶走走,離很遠就會被邊防軍擋住,印度軍隊就在對面。他們會發現那片地區事實上只在中國地圖上屬於中國。如果換一張印度地圖,那片地區是印度的「阿魯納恰爾邦」,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還多兩倍。目前中印兩國的實際領土控制線是中國一直不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畫在中國地圖上、實際卻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萬多平方公里。解放軍作家金輝對那片土地這樣換算: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臺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佔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過去很順利,幾路基本都打到了傳統習慣線,就是我們地圖上標的國界線。我們以四萬兵力,四路出擊,西線從錯那攻達旺、邦迪拉,東線在察隅,中間兩路這邊從墨脫沿雅魯藏布江往下游打,還一路沿蘇班西裡河推進。只用了一個月就基本收復失地。而印度方面,它的國防部長說,動用了印軍三十二萬四千人。有個西山口,印軍說我們至少要攻半年,結果一個早上就拿了下來。那時候部隊士氣高,戰鬥力強。我們以穿插和偷襲為主,動搖它的後方,前線馬上潰退。印軍說你們不正規,沒有這麼打的。但是我們贏了,他們輸了。他們都是雇佣軍,鬍子兵,說中國是娃娃兵。吃了敗仗之後,他們才知道娃娃兵的厲害。」

     ☆☆☆「反擊戰開始後,我們沿江一路下推,一個連擊潰了印軍上千人。沒有公路,印軍想不通,中國軍隊靠什麼供給給養?以為我們有什麼高級食品,吃一頓能管好幾天。其實,我們就是靠老鄉支前,靠氂牛運輸。那一仗,支前的氂牛就有三萬多頭。這邊的所有物資,還有傷員烈士,都是靠老鄉背。一○○迫擊炮彈,一人只能背一發。五十人運,幾分鐘就運出去了。家家戶戶都出人,十二三歲的孩子也支前。當地老鄉十二三歲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不穿鞋。德東下邊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歲,跟爸爸媽媽一起,他背了四筒罐頭,有八斤重,爸爸牽著他爬山支援我們。沒有老鄉,我們根本沒法打勝仗。」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zgzf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中國軍隊接到的命令不僅是放棄全部收復的失地,撤回到「麥克馬洪線」,還要再從「麥克馬洪線」後撤二十公里,與印軍脫離接觸。結果印軍不但輕易返回原來控制的地區,又趁虛而入,繼續向北蠶食推進,建哨所,修工事,反而多佔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一片被中國收復又放棄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饒的地方。那裡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屬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菠蘿香蕉。自然景觀奇異,礦產豐富。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最低為4500萬千瓦以上,是長江葛洲壩電站的17倍,是三峽電站的四倍,投資卻比三峽低得多,又沒有移民、生態、戰爭災難一類的問題。然而這個設想中激動人心的超級水電站,卻被「麥克馬洪線」攔腰切斷。

     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所長徐鳳翔說:

     「我們搞森林的,一說起來就是西藏林蓄量居全國第二位,可誰也不說這只是理論林蓄量。因為實際上,西藏森林的一半在控制線之外,準確地說,是52.8%在人家手裡。其實,這個數字仍然不準確。這只是按森林面積算……(控制線那邊的)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單位面積的蓄木量大得多。把這些因素考慮進來,那麼實際上,西藏森林資源的80%不在我們手裡。」

     正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寫的情歌:

        壓根兒沒見最好,

        也省得情思縈繞。

        原來不熟也好,

        就不會這般神魂顛倒?

     那些打仗時親身到過那片土地的軍人,對那片土地的得而復失最為耿耿於懷,至今唸唸不忘,甚至敢於直截了當地批評毛澤東。現在的北京政府在他們眼裡就更為軟弱。

     現任林芝軍分區司令員王克忠大校這樣說:

     「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比這邊還好。當年打過去的時候我們都見了。指望談判是根本談不回來了。伊拉克佔了科威特,全世界的外交壓力那麼大,還有經濟制裁,沒用!還是老頭子(指毛澤東)說的,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可是老頭子(亦指毛澤東)在這失策了。我們一撤,他們(指印度)又佔了過來,越佔便宜還越賣乖。他們口頭上喊和平,實際上是真干,完全是積極進攻的態勢。我們也說和平,倒是言行一致,一點動作也沒有,就是消極防禦。現在這麼下去,我們越來越被動,越來越要命。即使後人想收回來和有能力打了,可是機會也已經讓我們現在的政策給拖沒了。」

     閻士貴大校雖然沒有點名,但是說得更厲害:「可惜了這片土地,現在想拿回來不容易了……搞成這個樣子,後人要罵我們還不如清朝的最後一個駐藏大臣趙爾豐!」

     連一位到西藏旅遊的臺灣女士都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那麼大片的國土收復了以後,又讓給了印度?現在的zgzf,可以說是近代以來中國幾屆中央政府中最強大的,可是讓人想不通,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這麼軟弱?」

     ☆☆☆「1962年中國和印度發生的邊境戰爭,就當時看,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

     「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佔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如果62年打過去不撤回來,向那九萬二千平方公里肥沃富庶的土地移去幾百萬內地漢族人口--那片地區的中低海拔和亞熱帶氣候完全適應漢人的傳統生活、生產方式及身體條件,內地貧困地區的農民會把遷居那裡當作好福氣--就等於在西藏的中心地帶與印度之間建立起一條漢文明的血肉長城,將西藏與印度傳統上的緊密關係割斷,把西藏包圍在漢文明圈內,從此一勞永逸地根除西X藏X獨X立的可能。西藏自治區現在一共有二百二十萬藏人,中國全部藏區的藏族人口加一塊也不過五六百萬,如果在那一片地區移去五百萬漢人(印度現在已向那裡移民七百餘萬,那裡的資源足以養活更多人口),哪裡還會有西X藏X分X離的問題?西藏又能向哪裡分X離呢?從那時到現在三十多年的時間,一代新人已經能在那裡從出生到成人,徹底扎根,完全把那裡當作自己的家園了

    現在,這三十多年是給了印度移民在那里長起一代新人的時間,那裡成了他們的家園。時間是合法性的最好來源,強權成為公理往往都是在時間的幫助下。中國1962年使用了強權,卻放棄了時間,得了暴X力之名,卻沒有得到公理。金輝在他的書裡主張現在再打一仗收復失地,這可能代表了一些軍人、尤其是西X藏軍人的主張。他這樣寫:

    ☆☆☆ 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印爭議地區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使佔領合法化之後,中國軍隊強烈主張藉此再打一場中印邊境戰爭,像62年那樣收復失地(當然不會再放棄),除了其他因素的阻礙,軍隊內部的反對意見主要就來自後勤系統,他們無法為戰爭需要提供保證。面對時間造成的既成事實,那片土地已經很難再被中國重新拿到。62年是唯一的機會,那時印度實現實際控制只有十來年,事實還未既成;印度移民尚不多,當地居民對西藏普遍有向心力;中國對印度又有較大軍事優勢。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全部具備,而且已經在事實上把那片土地拿了回來。只要守住,堅持若干年,既成事實就在中國一方,今天的主動權也屬於中國了。對中國,遺憾的是,為了一個或幾個領導人的心理滿足,這個機會已經永遠地喪失,不可復得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