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兒子,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裡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週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著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咋樣的,你知道嗎?
後來,隨著你讀大學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為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 O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到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嫻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後我並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裡,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為我的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一位辛酸的父親
這封「傷心父親給大學兒子的信」引來南京大學師生的議論,記者發現,在看信的過程中,每個人的神情和態度都不同,有的人一邊看一邊笑,似乎這是一個笑話;有的人則神態嚴肅,心情好像很沈重;但大多數人都會就此事和周圍的人議論一番,以下便是記者所採擷的部分論點。
論點一大學生攀比風司空見慣
記者聽到不少學生都在議論:是的,這種現象太正常了,哪個學校都有,我們南大應該算是好的啦。中文系一同學告訴記者,據他瞭解,有的同學一個月就能花掉兩三千,而且這類同學的奢侈生活還有點雷同:吃飯通常是下館子,一天30元飯錢簡直是小意思;手機、MP3、名牌穿戴,花費月月少不了;有女朋友的花費更大,出門旅遊,節假日還要玩情調,沒錢怎麼行;但大學生幾乎都沒有收入來源,於是在攀比心理和物質慾望的驅使下,他們只好從雙親那裡榨取,信中的現象就開始屢屢發生了。
南大外語系一教師稱,大學擴招以後,不少家底殷實而又不肯努力讀書的人也進了大學,因而近些年來高校裡的學風越來越差。少數學生不愛學業忙於享受必然對部分學生產生心理衝擊,導致他們與別人盲目攀比,把額外的負擔甩給生活本已不易的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他們時,甚至會說出一些怨恨父母的話。
論點二性格缺陷從小養成
南大一名陳姓研究生仔細看完信件後表示,信中的那個父親的確很可憐,養育多年終於使兒子實現了他當年的大學夢,卻沒想到兒子已變成一個只想從他們身上榨油水的人了;但從某種程度上看,此類父親又是一個很可悲的人,因為從頭到尾他還沒鬧清兒子的變質跟他昔日的教育不無關係。可憐的父親到底錯在哪兒呢?陳同學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父母應該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同情心和感恩的心態,因為這是形成一個人責任意識的重要內容。可惜,不少家長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以為學習成績好就行了,為了子女的學習他們可以鞠躬盡瘁,在生活問題上更是無所不代辦,量變導致質變,哀怨的父親其實更應該好好反思,為什麼有的孩子就能體貼父母呢?
論點三即使虛構也源於現實
有個男生過來看了以後,很是氣憤,他先是說這件事肯定是造謠,不可能有這麼多巧合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但別人反駁稱,即便是虛構也源於真實,因為此類現像在他們的同學身上就有。後來,這個男生便不吭聲了,但等前一批看的人一走,他三下五除二就把信件撕掉了。一名女生說,這封信飽含感情,或許他指代的正是所有的父親。她的猜測頓時引來了眾人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