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和平鋪路 伊大選過程平和 民主與民意的力量強過暴政


伊拉克十五日展開歷史性國會大選,各界盼望這場大選能改變伊拉克前途,讓自海珊政權垮臺後即飽受反抗活動與宗教派系宿怨蹂躪的伊境重拾和平與安全,同時也為外國軍隊撤離伊拉克鋪路。

十五日的投票從上午七時開始(臺灣時間十五日中午十二時),到下午五時(臺灣時間十五日晚間十時)為止。選民人數約一千五百五十萬人,他們將從七千六百五十五名候選人中圈選出二百七十五名國會議員,這些任期四年的議員則將代表人民選出一名總統、兩名副總統;至於總理則由正副總統三人組成的總統委員會提名。

戒備空前嚴密 只有零星攻擊

儘管各投票所周邊安全戒備空前嚴密,為防自殺炸彈攻擊,車輛也禁止駛入巴格達市區,但開始投票後不久,全國各地仍紛傳零星攻擊事件。就連伊政府與美國大使館所在的綠區附近,也在投票所開門後數分鐘發生爆炸。但整體來說,投票過程大致平和。

伊拉克總理賈法裡在綠區內投票後表示:「英勇的伊拉克人民讓今天成為偉大的一天。今天,伊拉克向世界宣告,民主與民意的力量強過暴政。」伊拉克首位庫德族總統塔拉巴尼也在投完票後表示:「我們希望民眾投票,讓伊拉克人認可的憲法維繫下去。」

許多人視為下屆總理人選的現任副總統梅迪則說:「下一屆國會將代表所有伊拉克人,我們不僅將打擊恐怖主義,也將抗拒貪污與落後。」

關乎美國撤軍 國際社會矚目

民調隨美軍在伊拉剋死傷人數增加而直線下滑的美國總統布希,也在選舉前一天表示,伊拉克的新民主將成為中東地區的「典範」,其代表的不僅是伊拉克歷史的分水嶺,也與美國人民的安全息息相關。

紐約時報十五日指出,這場大選料將出現世俗與宗教政黨勢力幾近平分秋色的結果。由回教什葉派各政黨結盟而成的宗教力量,與包括什葉、遜尼與庫德族等世俗政黨勢力在內的政治黨派,不僅對回教應該在國家政治中扮演什麼角色看法殊異,連對中央與地方如何分權,應享有多少自治權力等也都認知分歧。因此預期選後的伊拉克將進入漫長的政治合縱連橫時期。

大選結果也可能決定布希政府是否得以展開大規模的撤軍行動,以及撤軍規模要到何種程度等議題。包括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在內的美國官員,預料將扮演重要角色,協助促成聯合政府產生。

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