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巨型石鎖橫臥山谷 重達百噸身世成謎(圖)

發表:2005-07-25 13: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把鎖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了……」昨天,在錦州北寧市的北鎮廟後山,一把巨大的石鎖吸引了記者及同行人的注意。當地一位路老漢告訴記者,這把大得出奇的石鎖是怎麼來的,除了歷史上流傳的一段神話傳說外,就沒有其他具體的記載了。

鎖山之寶──傳說篇 不久前,記者瞭解到,在錦州市北部的北寧(原北鎮縣)境內,發現一個長十幾米,寬三四米,重達百噸的石鎖。為了瞭解石鎖的奧秘,記者來到北寧。「很多年前,大致是北鎮剛剛立縣的時候,這裡總髮洪水,老百姓深受水害。」在北寧,瞭解石鎖的路成懷老人,給記者講述了他所瞭解的石鎖「來歷」。

「有一天,閭山腳下來了一個怪老頭,頭大如斗、白髮蒼蒼、兩隻眼睛往外鼓鼓著,兩隻大耳朵耷拉著,走起道來飛快。他在閭山的山前山後轉,東西 100里,南北80里,足足轉了七七四十九天。他在轉完之後說,閭山是龍脈的延伸,但遇到了問題:山已經開了口子,閭山就要跑了!老頭自言自語的時候,湊巧被放羊的羊倌兒聽見了。羊倌兒慌忙跑進城裡向縣官報告。知縣很生氣,但轉念一想,閭山一帶天氣變化無常,連年水災,老百姓叫苦連天。怪老頭也許說的真有些道理。想到這兒,縣官吩咐把那個大耳朵怪老頭兒找來。怪老頭兒告訴縣官:閭山本是一條大龍變成,在陸地呆五千年的期限已滿,要到渤海去了。等大龍真的走了,災害會接連不斷地發生。

「知縣一聽這話很害怕,忙問有什麼辦法。怪老頭告訴縣官用三個措施可以讓大龍留下:第一,以小閭山為根、河流為鏈,在小閭山脈的山谷中,雕鑿一把石頭鎖,把閭山鎖住;第二,在山下黃土大嶺的岩層上修一座小廟,廟前立上大石頭碑,壓住龍脈;第三,在河的兩旁,用土囤上堤壩,栽上千層柳,壓住龍爪,這樣龍就跑不了啦,閭山也就保住了。知縣按照怪老頭兒說的,把三件事都做到了。從此以後,閭山一帶風調雨順,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鬼斧神工──現場篇

傳說畢竟是傳說,就在記者思量著傳說的真實性時,路老漢指指前面說:「就是這裡。」不遠處,山溝裡一條小溪上一把巨大的石鎖橫臥在山谷中,十幾米長、三四米寬,離地面有一兩米高。當把覆蓋在大石鎖周圍的灌木扒開後,整個石鎖的樣子顯露了出來:這大石鎖一頭和閭山的餘脈相連,一頭和小溪纏繞。山上淌下來的溪水從大石鎖的鎖梁下流過,形成一個微型的瀑布。

據路成懷老人回憶,在他很小的時候,這石鎖兩邊的溝沿兒約一房高,他和夥伴經常來游泳。石鎖下有一個水潭,他們經常在溝沿兒上跳水。記得有一次村裡有一個人想把石鎖的鎖梁刨斷,路老漢及時制止,才使大石鎖倖免於難。「現在這裡已經有人承包了,我覺得有關單位應該把這裡保護保護,這把石鎖還是有價值的。」

從何而來?──探究篇

如此巨大的石鎖是用怎樣的工藝彫刻成的?石料是就地取材還是從其他地方搬運而來?這樣的石鎖用了多長時間製作完成?又是什麼年代的作品?這些,記者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一些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石鎖可能是遼代中期建立北鎮廟之後雕鑿完成的,但這個石鎖是否像傳說中具有那些神奇的功能,人們就不得而知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