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後宮選美:皇后妃子真那麼漂亮嗎?(組圖)

作者:張峰 發表:2005-03-02 01: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孝莊 被譽為「清朝興國太后」的孝莊文太后,

小名「大玉兒」。她一生經歷太宗、世祖、聖祖三朝,輔佐兩代幼主,是一位非凡的蒙古族女性,她 13歲進宮,62年間輔佐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三朝皇帝主政,為清初國家的統一和政權的鞏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孫子康熙這樣評價他的祖母:「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其實,孝莊沒有當過皇后,而是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所以稱為孝莊文皇后,是她死後康熙皇帝給其謚號的簡稱。

這是真實的她的畫像,和銀屏上的演繹形象對比一下,呵呵。

  2。讓乾隆發狂的香妃。此油畫收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據傳是「香妃」(容妃)的畫像,但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甚至「香妃」是否就是「容妃」也有不同意見。這一切只能給「戲說乾隆」類的文藝作品留下遐想的空間。由於畫卷時間長遠,卷軸下方的簽名已無法知道。歷史小說家林佩芬說,從繪畫技法來看,應是郎世寧之作。郎世寧是義大利人,為傳教來到中國

  關於香妃的傳說:據傳聞,乾隆中葉,清軍入回疆,定邊將軍兆惠俘獲一回部王妃,此女子天生麗質,更奇的是她身體會散發異香,人稱香妃。乾隆帝對她大為傾心,執意納之為妃,為討其歡心,特在西宛建造一座寶月樓,供香妃居住,並常親臨探視,希其順從。然而香妃性格剛烈,誓死不從,並身藏利刃,表示不屈決心,還時常因思念家鄉淒然淚下。皇太后得知此事,召見香妃,問她:「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后說:「那麼今日就賜你一死。」 香妃頓首拜謝,於是趁乾隆帝單獨宿齋宮之際,命人將香妃縊死。太后處死香妃的原因,除了上述為成全其名節外,另有說是太后耽心自己的兒子弘歷(即乾隆帝)為香妃所害,還有說由於香妃受乾隆帝寵愛,諸妃妒忌,向太后進讒言,太后聽信讒言而加害香妃。香妃死後,乾隆帝悲傷不已,最後以妃禮將其棺槨送往故鄉安葬。此說在清末民初流傳頗廣,出現不少敘述香妃故事的戲曲說唱、小說詩歌,繪聲繪色,淒婉動人,使不少人對香妃傳聞信以為實。1914年故宮浴德堂展出一幅以《香妃戎裝像》為題的清代女子戎裝油畫像,於是傳說更甚。

  有人指出,有關香妃事跡僅為傳說而已,並非歷史事實,根本不存在香妃其人。乾隆帝先後有嬪妃四十多人,只有容妃和卓氏來自葉爾羌(今新疆莎車)回部,一般認為她就是傳說中附會的香妃,但實際上容妃並不是被掠進宮的。和卓氏是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爾的後裔,生於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屬和卓旗。乾隆二十五年(176O)二月,定邊將軍兆惠平定回部,和卓氏親屬因配合清軍作戰有功而受封,並到京師定居,和卓氏也隨同到京師。後和卓氏被選入宮,乾隆二十七年五月被封為容嬪,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晉升為容妃,時年三十五歲。容妃深得乾隆帝寵愛,曾隨乾隆帝東巡、南巡,特允於宮中著本族服裝,專配回回廚師。自乾隆五十年起,容妃因病很少於宮中露面,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病故,年五十五歲。史籍與檔案中,也未見容妃有體散異香的記載,更無被皇太后賜死的結局。可見,容妃並無傳說中香妃的曲折經歷,她不是香妃。另外,有史料證明,乾隆帝下令在西苑建寶月樓的目的不是為容妃(或稱香妃),從時間來看,寶月樓建在容妃進京之前,當時乾隆帝怎麼知道和卓氏進京並能為己所愛?那幅清代女子戎裝像的命名,也是極不可靠的。所以香妃事跡純屬子虛。



3。乾隆帝孝賢純皇后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

  乾隆皇帝為了替他所寵愛的皇后富察氏分憂解愁奉著皇太后鈕祜祿氏和皇后兩宮的鑾駕,以東巡為名,浩浩蕩蕩來到山東,謁孔陵,祭泰山,凡名勝古蹟,統統去遊覽一番。然而富察皇后總是無法解懷,一意悲悼著近幾年先後死去的兩個兒子。路上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在她眼中卻成了慘紅愁綠,分外觸動愁腸。不巧,她在船中因受了風寒,大病一場及至氣息奄奄,昏厥了好幾次。乾隆帝慌了手腳,忙下令回京,但是剛走到德州,就不行了。皇太后來看她,她只模模糊糊說了: 「謝恩」兩個字。臨死前,她不無幽怨的目光盯著乾隆帝,落下了一串傷心的眼淚。這幽怨的眼光使乾隆帝痛徹心肺,他又傷心又歉疚,對著皇后屍體號啕大哭。自與皇后大婚二十二年來,帝后間一直夫唱婦隨,相親相愛。僅僅因為乾隆的一時糊塗,做了一次對不起皇后的事,夫婦間才有了隔閡,儘管皇帝使盡溫柔功夫使皇后與他和好如初,但這種使人傷感的刺激已長留在皇后的心中了。皇后一死,乾隆帝失去了一位美麗溫柔的伴侶,不由他痛悔交加…… 富察皇后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女兒,雍正五年,雍正皇帝替兒子選定她為正室嫡福晉,那年,弘歷才十七歲,封寶親王。即位後乾隆帝立即冊封她為皇后。

  富察氏溫情脈脈,很得丈夫寵愛。她為人恭謹儉樸,不尚奢華。平時,只是採摘一些通草絨花戴在頭上作妝飾,從來不戴什麼珠翠寶石。逢到年節,她親手用鹿羔的毛皮做成荷包贈給乾隆帝,仿行清代祖先當年在關外的遺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所以更得皇帝的敬愛。多年來,帝后間倒是心心相印,從來不曾紅過臉。有一年,乾隆帝下令改造暢春園、長春館以及圓明園,將三處並為一處。當園工告成後,乾隆帝奉著皇后到園中遊覽,又命皇后率六宮妃嬪、宗室命婦、公主福晉等入園隨同玩賞。這天,圓明園內春光明媚。隨著帝后迤邐入園的美婦們,錦衣繡服,珠環翠繞,個個打扮得似天仙一般。一行人來到堂前,先向太后磕頭,又向帝、後請安。乾隆帝坐在龍椅上,向人群看去,忽然發現有一位貴婦人尤其出眾,眉如黛山,眼如秋水,面如桃花,腰如細柳,他不免驚羨萬分,暗想同這美人比較,六宮粉黛黯然失色。又覺有些面熟,不知她是哪家眷屬?一會兒,輪到這位美婦上前了。她請罷了安,皇后便站起身,與她握著手,說:「嫂嫂這晌身體可好?」原來,她就是皇后的親嫂子,內務府大臣傅恆的妻子。這時的乾隆帝,恰似靈魂出了竅,糊里糊塗跟著太后出宮,一路上也無心觀賞園中美景,老想著跟在皇后身後的美人,不時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覺著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無意用眼光去迎接。從那天以後,乾隆帝常常想念著傅夫人,有時不免長吁短嘆。皇后問了他幾次,他都搪塞過去。過了幾天,又逢皇后生日。乾隆帝興奮起來,稟明太后,下旨於千秋節這天宮中大張宴席,為皇后祝壽。又到坤寧宮去向皇后道賀,並說:「你生辰這天,何不召你嫂嫂入宮暢飲一天?」皇后答道:「她自當會來,何必去召?」乾隆帝又說:「前香游圓明園,我看你們姑嫂之間很是親熱,何不乘此機會留她在宮中多住幾天?」 皇后聽了,點點頭,沒有作聲。到了千秋節這天,坤寧宮內外熱鬧非凡。文武百官祝賀之後散去,乾隆帝信步走進坤寧宮,又接受聚集在這裡的六宮妃嬪及公主福晉的拜見。皇帝舉目注視,果然傅夫人站在上首,彷彿比那天園中見到時更加美艷。宴飲開始後,風流皇帝雅興大發,要大家依次聯詩,每人說一句,說不上來就罰酒。接著又熱熱鬧鬧行起酒令來,你一句我一言,你一盅,我一杯,擠成一片。這位傅夫人本不善於飲酒,連飲了幾杯之後,不免粉麵含赤,心旌晃蕩,坐不安穩了。乾隆帝見她已經醉了,把侍宴的宮娥喚過一旁,叮囑了幾句,將她扶去別宮休息。眾人稍事休息,重新入席再飲。只是忽然不見了皇帝、皇后命宮人去找,未找到,也無暇顧及,繼續招待客人。等到酒闌人散,仍不見皇帝的蹤影。皇后心下奇怪,又命宮人去看看傅夫人怎樣了。過了好久,才見這名官人回報說:「傅夫人所住宮室門戶緊閉,不便入內。」皇后聯想前情,心中明白了幾分。第二天早上,乾隆帝仍出宮坐朝,傅夫人起來後去坤寧宮向皇后辭謝。皇后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微笑著說了一句:「嫂嫂恭喜!」傅夫人頓時臉紅耳赤,不敢抬頭匆匆地告辭而去。自從這天之後,皇后對待皇帝就不像從前那樣溫柔多情了,有時竟向皇帝投來一種艾怨的眼光,使皇帝心中很不好受。因羞愧,他不像以前那樣常去坤寧宮了,皇后也就更加疑心皇帝對她的冷漠。皇后本來有個兒子永璉,已由皇帝按家法秘立為太子,但不幸生病夭折,乾隆帝百般勸慰,要她再生嫡子,一定立為皇儲,並追封永璉為端慧皇太子。過了幾年,皇后又生下一子名永琮。恰在此時皇后心情不好之際,永琮又出天花死了。皇后受不了這般打擊,哭得死去活來。於是,乾隆帝為了安慰皇后才以東巡為名,奉皇太后以及帶了皇后出京遊覽,誰知就此同皇后永訣了。乾隆帝帶了大行皇后靈樞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在長壽宮設立靈堂,喪禮格外隆重,除為皇后服縞素十二天外,還親自作祭文《述悲賦》,抒發自己的哀思。乾隆帝充分發揮這方面的才華,寫得足夠地哀婉悱惻,令人讀後柔腸寸斷。然而有誰能知道帝后之間這段難解的糾葛呢?皇后生前曾為自己討過謚號,那是皇貴妃高佳氏死時,乾隆贈以溢號「慧賢」,皇后便說:「我死之後,以『孝賢』二字稱謚號,可以嗎?」至此,乾隆帝便按照她的遺願,謚號「孝賢純皇后」。

















8.溥儀的第三個妻子:譚玉齡

  看過有關書籍、影視的朋友都應該對她有印象吧?對了,

  就是那個年紀很輕、很有朝氣的女學生,後來早早被吉岡安直中將害死的那個。(可愛的女孩,不過跟我以前想像的樣子不太一樣)

  她叫譚玉齡,那年只有17歲,正在北京的中學堂唸書。是在婉容精神失常以後溥儀娶的妻子。按祖制規定,清朝皇帝的妻妾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八級。玉齡被「冊封」為「祥貴人」,是皇帝的第六等妻子。

  溥儀很喜歡攝影,有人曾根據宮中散落的照片進行統計。據說數千張照片中,皇后婉容露臉的只有8張,而譚玉齡的卻有33張之多,可見溥儀愛情之所在。溥儀確實很喜歡譚玉齡,直到這位皇帝成為公民後,還將玉齡的照片貼身攜帶。「宮廷學生」毓,1.6米左右的個頭,體態苗條,在那五官端正的凸形臉上,只見長長睫毛下,有雙不大不小的眼睛忽閃忽閃的,頭髮是用火剪子燙出的大卷,雙耳都戴著玉墜,穿一身蘋果綠顏色的絲絨旗袍,這一些更顯出她裸露在外的面部以及手臂皮膚的白嫩與細膩。從楊景竹的回憶錄中,還可以看出,譚玉齡是一個心地善良、性格溫柔的女子,不擺皇妃架子,禮貌待客,對下人十分和氣。溥儀有時受了日本主人的氣後,回到寢宮心情煩悶而又暴躁,往往無緣無故地對譚玉齡大發脾氣,有一次甚至把「祥貴人」身上穿的旗袍撕得粉碎。對此譚玉齡不僅能夠忍耐,而且還寬慰丈夫,使他心平氣和下來。

  溥儀沒有想到,過了7年如漆似膠的日子後,24歲的譚玉齡卻一命嗚呼。關於譚玉齡的死,至今還是個謎。

  當時在宮廷中的毓溥儀的第三個妻子叫譚玉齡(初封「祥貴人」,死後封「明賢貴妃」),身患膀胱炎,引起來時和吉岡在內廷候見室談了一個小時的話。然後進入內廷「輯熙樓」的玉齡寢室內診治。不料經注射後不到天明即行死去。人們都說玉齡之死是吉岡所下的毒手。

  其實譚玉齡應該不算是「紫禁城」的女子,但她一樣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9.溥儀的愛妃文繡 1931年秋與溥儀協議離婚,當時被稱為「刀妃革命」

  文繡在外貌上確實不如婉容美麗:橢圓形的臉稍胖,

  眉毛濃重,眼睛缺乏神采,口角較大。但論思想卻遠遠超過婉容,她追求自由,也很有勇氣。

  1931年8月26日,文繡在胞妹文珊的陪伴下,帶一名隨身太監出外「散心」。出門後,就指令司機一直開向國民飯店。進房坐定後,文珊正色告訴太監說: 「你先回去吧!淑妃留在這兒了,還要向法院控告皇上哪!」被此話震驚的太監,雙腿長跪哀請淑妃回宮。文繡態度堅決,從袖中出示三封信,讓他轉告皇上。太監還想哀求,只聽房門一響,三位西裝革履的律師走進室內,太監只好登車而去。

  文繡的出走,猶如向封建統治階級甩出了一枚炸彈,震盪了平津。溥儀焦急萬分,召集遺老商議如何處理這件醜事。最後決定委託律師出面,爭取和解,但因雙方堅持己見,差距太大,未能達成協議。

  文繡出走,是在當時封建勢力核心人物頭上動了一把土,不能不激怒那頑固存在的舊世界。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們如黑雲壓城般向這位不願再當皇妃的青年女子壓了過去。打前陣的不是別人,卻正是文繡的族兄文綺!這位族兄在信中寫道:惠心二妹鑒:頃聞汝將與遜帝請求離異,不勝駭詫。此等事件,豈是我守舊人家所可行者?我家受清室厚恩二百餘載,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且漫雲遜帝對汝並無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應耐死忍受,以報清室之恩德。今竟出此,吾」「妹吾妹,汝實糊塗萬分,荒廖萬分矣!

  文繡並不屈服,她給文綺復了一信:文綺族兄大鑒:妹與兄不同父,不同祖,素無來往,妹入宮九載未曾與兄相見一次,今我兄竟肯以族兄關係,不顧中華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條及三百二十五條之規定,而在各報紙上公然教妹耐死。又公然誹謗三妹,如此忠勇殊堪欽佩。

  ……查民國憲法第六條,民國國民無男女、種族、宗教、階級之區別,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妹因九年獨居,未受過平等待遇,故委託律師商榷別居辦法,此不過要求遜帝根據民國法律施以人道之待遇,不使父母遺體受法外凌辱致死而已。不料我族兄竟一再誣妹逃亡也、離異也、詐財也……理合函請我兄嗣後多讀法律書,向謹言慎行上作工夫,以免觸犯民國法律,是為至盼……。

  這封信寫得有理有據,何等痛快!當時有人把淑妃出走叫做「妃革命」。

  溥儀雖然採取多種辦法調解,文繡斷然拒絕,堅決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了訴狀。文繡硬了,溥儀也就軟了,讓「皇帝」在法庭相見,簡直是要他的命。經過雙方律師兩個月的磋商,終於簽字和解,雙方協議完全脫離關係。溥儀給文繡5.5萬元的生活費。文繡永不再嫁。雙方互不損害名譽。

  文繡用這筆經律師、中間人和家人剋扣後所餘甚少的贍養費辦了一所小學,親身任教,終身未嫁,直到1950年因病去世。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當過教師的皇妃。



怎麼少了董鄂妃?她的背後有一個偉大的男人--順治。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也不想當了,淨想著出家當和尚了。身為皇帝,注定是當不了和尚。但他的身後,卻留下了清宮一大疑案「順治是否偷偷到五臺山出家了?」,這個情節還被寫進了金庸的《鹿鼎記》。另外,還流傳有「順治讚僧詩」一首:

  天下叢林飯似山 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唯有袈裟披肩難

  朕本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閑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成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 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 何日清閑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 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 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皆因夙世種菩堤

  個個都是真羅漢 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的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打破虛空笑滿腮 玲瓏寶藏豁然開

  直饒空劫生前事 六字洪名畢竟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