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MBA的路上,GMAT實在是一座大山。但是,不過不行。一般大家都說,GMAT考到650分,申請MBA的問題就不是太大。但是如果想要申請前20名的學校,還是努力考到700分以上吧。情況確實如此。
GMAT的分數是重要的。特別是在你其他條件並不特別突出的時候,特別是在你想讀更好的學校的時候。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好朋友申請MBA。她是一個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人,很能幹,在著名外企工作了5年,別的條件都很好。第一年,GMAT考了640分,忙乎了一陣,錄取她的最好的學校是加州的Irving分校。痛定思痛,決定重考GMAT,考到第三次,考了710分,今年去Harvard。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她的全部材料我都和她一起研究過。兩次申請相比,個人情況的唯一變化就是升了一次職,essays有了一些改進,可是也沒有特別突破。最大的不同,是GMAT分數。我們得出結論說,第一次,640分,恐怕沒有多少好學校願意仔細讀她的材料,但是第二年不一樣了,710分幫她贏得了被錄取委員會重視,仔細審讀申請材料的機會。所以,大家看,高一些的GMAT分數能夠幫大家贏得進門的機會。
而如果你別的方面不是特別突出,高的GMAT分數更是能夠幫你獲得更多的value- added。比如說我兩年前申請的時候,工作經歷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790分數同樣幫我贏得了很多的錄取信。
所以,關於GMAT到底要考多少才好,請大家參照各自的情況和條件,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但至少你必須高於一定的分數線才好。有消息說,去年全球GMAT考試,有4個人考了滿分,790的有20多個。
那麼如何考GMAT呢?剛才形容過,GMAT是一座大山。但是,我們要作的,不是要學愚公移山把這座山搬走,而是要想辦法從中挖出一條能走的路來。我自己的感覺是,準備GMAT的考試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通過作題來瞭解、熟悉GMAT考試的套路;第二個階段,就是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培養出自己的GMAT觀,或者說是自己的GMAT解題思路,並且在作題的過程中,不斷地檢驗更正自己的GMAT感覺,使之更敏銳更準確。
我非常地強調這個自己的這個GMAT觀,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自己關於GMAT出題和解題的認識和判斷。它為什麼要出這道題,想考什麼,設計的幾個選擇項打算如何來迷惑你?GMAT考試是一個奇怪的考試,剛開始看題的時候,簡直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它到底要幹什麼。可是,如果你存了心想要知道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就好像你決定要去愛一個人一樣,你一定有辦法熟悉它,瞭解它,吃透它。這個時候你的GMAT觀就形成了。每個人的學習習慣不一樣,我比較傾向於自己從頭摸索,這樣子往往會印象深刻,而且更符合個人的思維方法和特點。但是,這樣做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其實,來新東方讀書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它這裡的老師是作了無數遍考題,參加了數次考試,已經形成了他們自己的GMAT觀的,如果能夠直接拿來,當然更妙,特別是在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自己摸索的時候。需要提請注意的是,在吸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解,注重老師的GMAT觀和自己本身的思維方法的融合。
我自己學習的一個方法是,在解一道題的時候,就好像你是一個老師,努力想把這道題給學生講清楚,該怎麼講呢?從哪裡下手呢?學生會有什麼樣的疑問呢?如果你在作每道題的時候,都這樣問一問自己,我相信再碰上這道題,或類似的題,你就再也不會錯了。這樣逐個攻克,GMAT也就不難了,考高分也就成為理所應當的一件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本人考GMAT是考了三次。雖然是被逼無奈,但是不管如何,三次時間跨度長達一年的考試,能夠讓我不斷重溫、鞏固自己的GMAT觀,所以最後考到790分。隨著這種GMAT現越來越清晰,三次考試所用的準備時間也越來越短。第一次考試,我用了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第二次我只提前一個月開始準備,到第三次的時候,我只用了兩個星期。而且第三次的時候,我已經不再像原來那樣,每次算分,看自己是考了700分還是750分,而是算自己錯了多少題,有意識地希望自己做的每道題都是對的。我不知道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試的成績,雖然我知道也不會差,但多半不會有這麼高。因為我知道,在第三次考試之前,我有一種以前沒有的很篤定的想法,知道自己慢慢形成的這個GMAT觀是經得起考驗的,是紮實的。
我知道所謂GMAT觀對很多人來說,太抽象。我也很希望拿一套題,給大家將究竟該如何如何來作。我會很高興這樣作的,因為在整個GMAT作題的過程中,我都一直在有意識地給自己當老師。但是,建立一套自己的GMAT觀是我認為這整個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師。所以,最後我想說,請大家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靜下心來,去愛GMAT,去瞭解她,去配合她,最後,你會發現你真的已經愛上了她,而她也會愛上你。GMAT的高分就是你們的信物。
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