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在已韓國、日本及越南發生,臺灣也傳出雞隻感染H5N2禽流感弱毒株,世界衛生組織高度關切禽流感疫情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併發出了以上的警訊。
WHO並表示,多數專家也認為,香港在1997年發生禽流感時撲殺了所有家禽,可能避免了全球大流行性感冒的發生。
根據歷史型態,當一個新的流感次類型病毒出現,並可從人對人傳染時,就有可能發生全球性大規模流行性感冒,一個世紀平均會發生三到四次,但無法事先預測。在20世紀,1918到1919的大流感估計在全球約造成5000萬人死亡,1957至1958及1968至1969年間,也出現全球性流感。
WHO表示,禽流感病毒共有15種次類型,其中會快速突變的H5NI特別令人擔憂。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證明了H5N1病毒會傳染給人類,而目前越南也有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並已有四人死亡。
WHO指出,禽流感在鳥類間的快速散佈提高了直接傳給人類的機會,假如未來有更多人被傳染,則人類成為「混合寄主」的機率增高,將會產生具有足夠人類基因的新次類型病毒,此類病毒將很容易人對人傳染,這也將是全球性流行性感冒的開端。
為降低全球公共衛生的風險,WHO建議,當務之急是停止在家禽中的擴散,以減少人類暴露在病毒之下的機率;對高危險群人接種疫苗,以減少同時感染人類及鳥類流感毒株的可能性,進而縮小基因交換的風險;撲殺家禽的人員必須以適當服裝及裝備保護,以免於傳染。
當人類出現禽流感病例,迫切需要動物及人類傳染規模、及流感病毒循環的相關信息,以利對公共衛生危險評估及決定最佳防範措施的進行,此外,每個病例的調查也非常重要。
WHO並表示,成功圍堵公共衛生危險也將依賴每個受影響國家的傳染病學、實驗室能力及既有充分監控系統,同時,WHO、及其全球流感網路會員國將協同其它國際機構提供協助。
WHO說,這些措施可減少世界性流感毒株出現的可能性,但無法確定另一個全球大流行性感冒是否能因此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