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非官方的網際網路上,也有不少人對中國在此時發射耗資巨大的載人太空艙的必要性和實際價值提出質疑。有人甚至直接的將此舉稱之為一支在天空中綻放的特大禮花,由於其斑斕的色彩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但是卻並沒有什軍事、經濟上的實際價值。不少世界科技和軍事觀察家們也指出,其實日本、德國、英國等都具有發射同類太空飛船的技術實力,但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和制度上的制約,這些國家都沒有急於付諸實施。
在我看來,中國發射載人飛船成功的消息與北朝鮮發射導彈成功的消息性質並無本質上的不同。無疑,北朝鮮已經躋身於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研製導彈能力的國家之列。北朝鮮的報刊上也充斥了由此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的卻是餓殍遍野。這種極端的不對稱除了凸現了金正日政權的荒謬絕倫之外,不能說明任何東西。中國則有數以億計的民眾還在每天一美元以下的貧困線下掙扎;一至兩億的失業和隱性失業大軍為生計四處奔波;數以千萬計農村學齡青少年為失學而痛苦並失去前途。發射一個飛船無論如何是不能給這些人群絲毫減少些痛苦的。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將自豪感建立在此類的單項工程上,那這種自豪感消失起來也會十分迅速。俄國人在四十年前也曾經為加加林在太空上的遨遊自豪過;四十年過去了,當俄國人發現他們與文明世界的真正差距時,這種的自豪感便迅速地蕩然無存。
中國政府沒有告訴納稅人這次載人太空飛行的研製究竟花了多少錢,更沒有讓國民討論這個錢花得值不值。但是對比幾組數據可能有助於讀者進一步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在中國的財政開支中,政府用於各級行政管理和國防的開支大約佔到百分之二十八點五;而作這個比重在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英國、德國則分別七點七四、十四點七和十點三,即使是在世界各地駐有軍隊的美國,這個比例也低於中國,約為百分之二十六。包括印度、巴西等在內的大型發展中國家也無一超過中國。與此同時,中國用於科技、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經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則低於百分之三,不用說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發展中國家中也是不高的。
載人太空飛行,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財力。在國家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它勢必要與其它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搶奪資源。對象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由於整體科學技術水平低下,載人太空飛行之類項目的研發和生產,與國民經濟的其它部分並不能銜接,因而對整體國民經濟並不具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帶動作用。這樣一個擠佔資源而又無實惠的工程,無論怎樣看都非明智之舉。
近年來,中國政府領導人多次公開批評許多地方政府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不是集中財力支持對培養長遠競爭力有重要作用的教育事業,也無心去解決當地人民生活中的各項緊迫的困難,而是醉心於大搞顯示領導人政績的所謂"形象工程"。其實,這次載人太空飛行與其它許多類似的大型項目一樣,也是一種"形象工程",是中央政府的"形象工程"。舉國上下,在大上"形象工程"方面,真可謂上行下效也。
此類大大小小的形象工程在中國比比皆是,其根源正是現行的政治制度。因為中國政府的各項開支並不透明,同時中國的普通民眾在國家建設項目輕重緩急上也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力。更由於沒有選舉和罷免領導人的權力,即使人民發現領導人浪費了國人們的納稅錢,他們對此也只是無可奈何而已。不難想像,這個制度性的問題不解決,"形象工程"還會層出不窮。
(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