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是英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劍橋和其他古老的歐洲大學一樣,自然而然地產生、發展於中世紀後期的基督教土壤,教會和教堂曾長期主宰大學的精神生活。
劍橋辦學始於13世紀初,稍晚於牛津。劍橋屬伊利(劍橋北面一小市鎮名)主教區管轄,因而劍橋第一個學院彼得書舍在1284年由伊利主教創辦。1318年,教皇約翰第二十二世下詔將劍橋提升到「總學」的地位,劍橋大學由此而「受洗」成立。
到了16世紀末,劍橋已有十幾所學院。無所不在的宗教氣氛可以從學院的名字看出。英國的王室貴族好出資辦學,亨利六世於1441年創辦國王學院,目的是「破除異端邪說,增加教牧人員數目,提供主持宗教事務者,他們的生活和信仰將為國王的臣民樹立榜樣」。既然培養學生就是培養教士,神學當然是最重要的科目。數學家巴婁為了投入神學研究,在39歲的時候讓才二十幾歲的學生牛頓來繼任盧卡斯數學講座教授(現任該講座教授的是斯蒂芬.霍金),牛頓晚年也是一心閱讀神學著作。達爾文本想做牧師才去劍橋讀神學,想不到一次次陪植物學教授亨斯羅散步聊天,畢業後經亨斯羅介紹隨「比格爾」號船出海考察,踏上了發現進化論之路。19世紀中葉前,劍橋和牛津的學位只授予宣誓信奉英國國教39條信綱的畢業生,學院的院士更不能對國教存有任何懷疑。由於僧侶傳統的影響,劍橋各學院院士一直到1882年才被允許結婚。
20世紀是世俗化的世紀。劍橋較年輕的學院不再以宗教為學院生活的靈魂,如丘吉爾學院的教堂地處學院邊緣,達爾文學院甚至沒有教堂。儘管如此,劍橋學生仍時時意識到宗教的存在。一個學年分三個學期,分別稱作米迦勒學期、四旬齋學期和復活節學期,這些名字都有濃濃的宗教氣息;在一些正規場合(如晚宴)需套上黑色罩袍,而學院院長會念上一段或一句拉丁文禱詞;位於劍橋市中央的屬於大學的瑪麗教堂常有精選的佈道和演講;不少學院有自己的唱詩班或合唱團,它們經常演出彌撒、安魂曲等宗教聲樂作品。100多年前的一個星期天上午,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來到國王學院教室,身穿白袍、繫著紅領帶的唱詩班正在為下午要唱的晚禱做準備,純潔的童聲緩緩升騰而上,直抵美輪美奐的扇形拱頂,擴散收束,止於崇高的寂靜。詹姆斯說:「這絕對是天使的合唱。」
濃厚的宗教背景是不是滋養了學術傳統?在求知求真的路上也許需要的是修士般的虔誠和獻身精神。
學生生活
劍橋和牛津都實行學院制。學院屬於大學,但獨立自治,由院長和院士共同管理。學生必須先為一個學院所接納才能成為劍橋大學學生。各系科、實驗室歸大學領導,系科的師生則分屬不同的學院。本科生食宿都在學院,可以說以院為家。劍橋、牛津的導師制也是很多人羨慕的。林語堂曾說,學生與導師見面時,導師坐在沙發裡拿著菸斗噴煙,噴得學生的天才冒火。這類談天說地似的輔導,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最終看一個學生是不是有出息,取決於興趣、創見和想像力的發揮,而不是被動接受的所謂「知識」。
在19世紀一系列改革前,劍橋的教學有時看來十分雜亂。詩人華茲華斯初到劍橋時眼前的一切使他目眩,「神仙的魔杖」突然改變了他的生活。不久他發現學生中有人手不釋卷,但也有「三心二意的閒人、拒不讀書的莽漢以及十足的白痴」(丁宏為譯《序曲》)。
拜倫大概是「三心二意的閒人」了,不過他又是忙碌的閒人,忙著「談情說愛,樹敵,寫詩」。他在劍橋還是一位運動健將。英國學校自19世紀以來就有提倡體育活動的美名,現代奧運創始人顧拜旦對此極為羨慕(劍橋學生得過奧運金牌)。現在,劍橋學生參加各色課外體育俱樂部,十分踴躍。穿上淺藍的運動服,代表劍橋參加與牛津的對抗賽,這在學生心目中是極其光榮的。
拜倫在參加了一次劍橋的晚會(拜倫說參加者「有職業賽馬師、賭棍、拳手、作家、詩人和教士」)後開心地詛咒道:「真是個活見鬼的地方,邪惡的混亂與酗酒。」類似的晚會現在還有,那就是每年大考後的「5月舞會」。說是「5月」,其實往往在6月進行。「5月舞會」內容豐富,門票昂貴,對服裝要求很高。參加者一般都非要鬧個通宵不可,酒喝多了,放蕩縱欲的事就在所難免。第二天早上,學院各處一片狼藉。每年1月,四旬齋學期開始後,還有個「狂歡周」,各學院組織的化裝遊行爭奇鬥艷。這「狂歡」純粹是為了慈善募捐。
學院不會以任何形式褒獎募集善款的學生。「善舉」成為常人常事,這或許是普遍的社會責任心的體現。劍橋學生參與政治十分積極,校學生會關於社會、政治、外交問題的辯論總能吸引很多聽眾。這些辯論沒有指導小組暗中參與,反映了真正的辯才。今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劍橋壓倒性多數的學生反對戰爭,學生會還派出一批代表到美國空軍基地「檢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劍橋學生捲入國際政治還有一些較極端的例子。上世紀30年代初不少劍橋學生加入共產黨,有的還成了蘇聯間諜,潛入英國情報機構擔任高官。最有名的是菲爾比,他做到英美情報機構首席聯絡官,後逃往蘇聯任克格勃情報上校。這些極能幹的間諜竟然不收任何報酬,與出賣情報牟利的「鼴鼠」有本質上的區別。
連接中國
中國與劍橋有特殊關係首先是因為李約瑟和他主持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劍橋東方系首任和第二任中文教授是威妥瑪和翟理斯,他們在華期間合作發明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威妥瑪式,大大方便了外國人學中文。曾負笈劍橋的中國人中最有名的是徐志摩,但他說離開美國到劍橋是為了「從羅素學」似不可信。至於他在劍橋的身份,好像難以查考。在我國為非典所苦的時候,曾在劍橋讀本科的公共衛生專家伍連德(1879-1960)是特別應該介紹的。伍連德當過孫中山的侍從醫官,是中華醫學會最早的發起人,曾負責全國海港的檢疫工作。1910我國東北暴發肺鼠疫,伍連德親赴疫情最重的哈爾濱,不到半年,疫情得到控制。1926年國聯的衛生組織(相當於今天的WHO)出版了他的著作《肺鼠疫專論》。
在我國,徐志摩的名字幾乎連中學生都知道,多少人聽說過伍連德?▲
怎樣報考劍橋大學
想上劍橋本科的學生必須首先與學院取得聯繫,海外學生同時還要向英國高等院校辦公室(UCAS)索取一份報名表。申請者應充分閱讀劍橋每年4月左右發布的當年入學手冊,確定要到哪個學院學習。然後,第一步應寫信給學院的招生導師,介紹自己的情況和要報考的專業,信件最好能在6月底之前寄出,全部申請表格應保證在當年9月底前寄到學院招生辦。
攻讀研究生的申請者必須具有一個英國承認的本科學歷,並且學習成績優秀。託福成績要600分以上,雅思成績要7分以上。申請者首先應從入學手冊中詳細瞭解所報考專業課程的結束日期,申請表格和有關證明材料最好能在本學年這門課程結束前的最後兩週寄到劍橋大學研究生委員會(BGS)。申請者一般能在8週內得到校方收到申請的確認號碼。申請表被所申請專業的系、學位委員會、研究生委員會和學院認可後,申請者會得到有條件入學的通知。然後,還需按校方要求提供有關證明信,得到確認後才能正式成為劍橋的學生。
近年來,劍橋大學專門設立了中國學生申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