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報導,在哥倫比亞號升空第二天,太空總署已知道那塊飛脫的隔熱泡膠擊中左邊機翼,可能會連帶撕離線翼上一些用作隔熱的瓦片,但由於太空梭上沒有攜帶後備的隔熱瓦片,故此機員亦無法自行修補。
四種可行方法及成功機會
派另一架太空梭救人
慘劇發生後,有人認為太空總署其實可派遣另一架太空梭施救,這個做法在理論上可行,正常來說,籌備太空梭升空需四個月,但太空梭的管理人員指出,當遇上危機時,他們可用少於一週的時間安排太空梭升空,大前提是該架太空梭已在放射台上。以此推論,太空總署大可以派出當時已準備放在放射台上的亞特蘭蒂斯號升空,假使亞特蘭蒂斯號只載 兩太空人升空,機艙便有足夠位置容納哥倫比亞號的七太空人。
逃入太空站
有人認為太空總署可指示哥倫比亞號的太空人棄船,然後爬進國際太空站逃生。但這個方案似乎不切實際,儘管哥倫比亞號和國際太空站曾經僅相距數百英里,但兩者位於不同軌道,哥倫比亞號根本沒有足夠燃料駛往國際太空站。而哥倫比亞號沒有配備接合環,即使它勉強航行至國際太空站,也無法與太空站接合。
自行維修
假如哥倫比亞號太空人走出機艙,以太空漫步的方式檢查和修補損毀機翼,他們又是否可以逃過一劫?答案同樣是否定的。根據太空梭計畫主管迪特莫爾曾表示,哥倫比亞號內沒有用作修補飛脫泡膠的器具;儘管其中兩名太空人曾接受太空漫步訓練,但兩人都只懂得做簡單的緊急維修,例如解開卡住的無線電天線和修理被堵塞的門閂;再者,進行太空漫步達至機翼底部同樣是死路一條,機翼既沒有可供太空人抓住的地方,太空人也沒有配備噴射包將自己推向機翼底部,他們最終可能浮游至外圍,永遠沒法返回哥倫比亞號。
改變降落方式
理論上,太空總署可令哥倫比亞號以較平面的角度穿過大氣層返回地球,藉此減低太空梭的熱力。不過,這個方法同樣危機四伏,原因是太空梭的回航速度將會過快,太空人同樣是九死一生。
總括來說,無論太空總署有否採取補救措施,哥倫比亞號的太空人同樣無法逃出生天,他們可能被困太空數個月,當哥倫比亞號氣數已盡時,它和七名太空人便會變成一團火球直墮大氣層,慘劇同樣不能避免。
太空總署未做三件事
用望遠鏡或衛星檢查
太空總署起初認定隔熱泡膠脫落不構成安全問題,故此並無嘗試用地面的強力望遠鏡或間諜衛星檢查哥倫比亞號的左邊機翼。太空總署曾考慮用間諜 星拍攝哥倫比亞號的圖像,但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過去用衛星所拍的太空梭圖片模糊不清,作用不大。
由國際太空站代為檢查
哥倫比亞號升空兩週以來,它和國際太空站曾多次在數百英里的近距離相遇;然而,太空總署沒有要求國際太空站的工作人員利用他們的攝影機檢查哥倫比亞號的機翼。
由太空梭員自行檢查
太空總署也從來未考慮指示哥倫比亞號的太空人走出太空梭,以太空漫步的方式檢查受損的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