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大河報》披露:河南省鄧州市彭橋鄉的領導,斷然下令,將公路兩邊五個村近百畝已長了一米高的玉米,統統連根拔除,因為「路邊樣板田裡的高稈作物,有礙上級領導檢查視線」雲。
這顯然譯自《三國演義》三十六回中的這一段:當徐庶被逼離劉歸曹後,「玄德哭曰:元直(徐庶字)去矣!吾將奈何?凝目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眾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此為其一。
其二:3月4日《人民政協報》披露:某地一位孤寡老人,在年末歲初的一個星期之內,洗澡十八次。原因是今天甲單位送溫暖,把老人送進了澡堂;明天乙單位送溫暖,又把老人送進了澡堂;後續的各單位,亦復如法炮製,從而讓老人創造了洗澡最勤的新高。
這十之八九是從《三國演義》二十五回中譯得的:關公兵敗下邳,暫且依附曹操,曹操大加籠絡,「以客禮待關公,匹之上座,」「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如此等等,足資仿效。
其三:3月5日《中國青年報》披露:原湖北省天門市委書記張二江,從1995年任丹江口市市長開始,該市的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長,從而使該市連續榮獲全省「十強」縣市,並一舉奪得「全省綜合經濟效益十佳縣市」稱號,雖然截至去年年底,該市的貧困人口尚有七萬餘人之多。
想不到以撰寫《下級學》名噪一時的張二江,「翻譯」起《三國演義》來更領風騷。請看該書三十回中,許攸與曹操的這段精彩對白:「攸曰:公今軍糧尚有幾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在許攸的逼問之下,曹操只好逐步攤牌,由「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耳」,到「軍中止有此月之糧」,最後還是許攸揭了他的老底:「休瞞我,糧已盡矣!」
1986年初,聶紺弩老人在為岳麓書社版的《三國演義》所寫的「前言」中說:這本封建時代的文學名著,在流傳過程中,呈現這樣的趨勢:其「典型離開了書本,和人間、世俗、庸俗、卑下之物結合,越傳越大,遠遠超過在書本上的由書本所創造的典型性。」通過上述三例,我只得敬佩而又無奈地承認:誠然被聶老不幸而言中了!然而,《三國演義》的如此「今譯」,當非值得慶賀的文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