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展水漲船高,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中國的留學熱洶湧澎湃。英國文化委員會上海負責人白瓊娜介紹說,2001年英國大使館向中國學生(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發放了1.7萬張留學簽證,而2000年的數字是1.2萬,兩年的簽證率都在70%左右。
白瓊娜介紹說,今年到上海參展的英國院校數目較去年足足翻了一番,足見英國院校對到中國辦展非常踴躍。「和以往不同,這次來參展的大學有很多排名非常靠前,像巴思、卡地夫等等。」上海外國語大學一名姓孫的女生說。而記者在展覽上看到,一些鼎鼎大名的學院如劍橋、約克等都在此露面,被目光炯炯的中國學生包圍得水泄不通。
復旦大學一位姓傅的同學則說,他參加過好幾次國際教育展,發現以往金融、經濟類院校一統天下的局面大大改變,經濟院校比例縮小,而以人文和其他專業見長的學校增加,給不同專業的中國學生以更多選擇。
相對於中國跨越大半世紀的海外留學史來說,國際教育展還算新事物,但是它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的青睞。傅同學告訴記者,中國學生獲得留學信息的渠道一般有四種: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和海外院校聯繫,通過校友學長的推薦,通過中介留學機構和參加國際教育展。在這些方式中,只有國際教育展能讓學生「零距離」接觸距離遙遠的海外院校。
另據統計,上海赴英國留學人數增長很快,2000年為1600人,2001年超過3000人。根據1月份的最新統計,今年上海赴英國留學人數已經同比增長67%。
白瓊娜介紹說,和以往中國學生都在金融管理、IT和藝術專業裡扎堆相比,現在的中國學生申報英國學校的專業種類有多樣化的趨勢,中國學生開始選擇適合自己和真正感興趣的專業。而從學歷構成上看,從高中、本科到博士都有更合理的分布,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不少學生在留學認識上似乎也存在誤區。在教育展上,記者聽到一位高中女生向英國大學聯合會成員學校諮詢。當工作人員瞭解到她2003年7月才能畢業時,就建議她明年報名。而這位女生大惑不解地問:「難道不是越早報名機會越大嗎?」
對海外留學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這條看似繁花似錦的道路上不乏陷阱。從去年到今年,相繼傳出過上海留日語言學校學生因無課可上而集體出走,下落不明的消息。面對洶湧而來的外國學校,別說中國學生缺乏「火眼金睛」,就連各地風起雲湧的國際教育展的主辦機構也坦言,難以百分之一百地將騙子學校拒之門外。那麼中國學生該如何鑒別冒牌學校,安安心心地漂洋過海?
越來越多的海外院校殺入中國巨大的留學教育市場,為雄心勃勃的中國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而在經歷了跨越大半世紀的留學熱潮起起落落之後,渴望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們也日趨理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