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2-01-03 05:48:00作者:
翻閱《舊唐書.蘇傳》,見這樣一則記事:景龍三年(709),蘇官拜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許國公。按例,公卿大臣晉升,允許向皇帝獻食,並置盛宴款待僚屬,名叫「燒尾」。所以叫「燒尾」,據說是民間放牧,凡新羊入群,常被諸羊牴觸,不相親附;用火燒尾,則相互融合。朝臣拜官「燒尾」,取和衷共濟之意。但是,升了官的蘇卻違例不辦。一天眾大臣陪皇帝吃飯,有人對唐中宗李顯說:蘇「拜僕射竟不『燒尾』,豈不喜耶?」唐中宗轉問蘇。蘇奏道:「今粒食踴貴,百姓不足,臣見宿衛兵有三日不得食者。臣愚不稱職,所以不敢『燒尾』。」
讀罷這段文字,來了報紙。放下史書讀報,見8月7日《法制日報》有篇報導,題目是《如此扶貧愈扶愈貧》,說的是溫州市甌海區一些鄉鎮幹部,在結對扶貧活動中,相互吃請,大吃大喝。例如,「新橋鎮給結對扶貧鄉鎮澤雅鎮送去5萬元扶貧款,澤雅鎮則以價值近萬元的牛肉等物品答謝。後來,新橋鎮又以慰問的名義組織鎮幹部到澤雅鎮西雁蕩山風景區觀光旅遊,並給澤雅鎮的幹部送去價值8400餘元的水產品,澤雅鎮則在風景區的賓館裡擺了3桌酒席招待對方。來來往往,雙方共花了好幾萬元。」
古今兩段記載相繼入眼,令人感慨系之。舊時有些封建官吏尚能關心民瘼,不忘百姓飢寒。就像這個蘇,他看到年景飢荒,百姓不足,士兵餓飯,便不再向皇帝獻食和宴請僚屬,贏得後世史家敬重,將此事載於青史。可溫州市甌海區的一些鄉鎮幹部竟以扶貧的名義大吃大喝,有6個貧困鄉鎮的扶貧經費支出中竟有三分之一被吃掉。他們的良知哪裡去了?平時掛在嘴邊的關心群眾疾苦的話,難道都當下酒菜吃了?他們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千古男兒七尺身,心系百姓良知存。不為官高爵祿厚,只圖窮巷盡成春。」時刻不忘群眾,就是最大的良知。1954年,時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到南方檢查防務,來到了駐守在粵東地區的部隊。那時筆者在這個部隊當黨委秘書,得知某部有一頓飯為彭大將軍多炒了兩個菜,他就向陪同進餐的該部領導人發脾氣:「你是不是喝了兵血有了錢,才又是魚又是肉地招待我?」這個領導人解釋:「這全是部隊自己生產的東西;平時來客也加菜,今天給你加了兩個菜,並不違例。」可彭德懷仍然說:「現在老百姓還有困難,你們生產的東西多,救濟百姓可以,招待我不行!」直到管理人員作了檢討,他才罷休。
「人生在世須切記,最是天良不可喪。」奉勸心裏只想自己,良知趨於弱化的人,深淵在前,應及早猛醒。